要说不好呢,那就得怪童贯了,原本秦桧与辽国西京留守萧乙薛达成和议。应该算是大功一件,谁成想童贯贪功好杀,临阵翻脸将萧乙薛一军杀了个七零八落。回来之后,高强有意安抚童贯与西军。把这件事轻轻给揭过了,既然童贯等人杀敌有功,那么秦桧这议和的功劳也就不大了。否则的话,有郑居中在尚书省为他撑腰。只怕他地好处还不止这一点了。
原本以他一个区区七品官,在这政事堂里是没他说话的份,可谁叫他是吏部左曹官呢?这左曹管的是文臣幕职州县属官。原先叫做流内 。手握七品以下官的选判授大权。分管地侍郎官阶三品,其下是郎中。再下面就是员外郎了,换句话说,秦桧大概就等于是现今所谓的中央组织部副秘书长,肥嘟嘟的实权口子啊!燕云三事中,正有关于燕地官员选之事,郑居中便将他引入政事堂,为自己摇旗呐喊来了。
梁士杰久历宦海,如秦桧这等骤然拔起的新锐见地多了,半点也不放在心上,对于他说的话是左耳进右耳出,相反他心中在意的,却是另一位势头更猛、年纪更轻的新锐大臣。&ldo;燕青……他今日为何不见踪 影?崇政殿说书……嘿嘿,好厉害!&rdo;
吵了半天,眼见日头偏西,却也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原本扯皮就是官员地特长,现今又是双方拉开架势有意扯皮,短短几天之中,哪里能有什么成果?好在大家都是读了几十年的书,肚子里墨水不少,扯皮扯到得意处,说不定还要吟诗填词以助兴,算是扯的风雅。
看看时候差不多了,梁士杰便即起身,作个罗圈揖道:&ldo;诸公,今日已晚,待明日再议,这几桩事关系到燕云新附之地,终究要商议定当才好。&rdo;一壁说,一壁还向左企弓、刘彦宗这两个燕京降官安慰两句,勉励他们明日再要多发议论。
众臣僚相互作别,依次出门去,秦桧跟在郑居中身后亦步亦趋,听他指点自己适才发言地得失,边走边点头。看看人将走尽,叶梦得堕到最后,一扯梁士杰地袖子,梁士杰知机,亦缓了两步下来,等到人都走光了,方转过头来。
这俩人本是交好,蔡京致仕后又是相帮着一起做官,故而交情更不同寻常。只是此番燕云三事,梁士杰和高强之间气氛诡异,叶梦得夹在当中,便有些尴尬起来。
&ldo;子都兄,如这般商议,何时是个了局?子都兄也知关窍所在,为何要这般崖岸自高?&rdo;叶梦得既然与梁士杰交好,这说起话来也就直截了当。
&ldo;少蕴贤弟,此事却是愚兄鲁莽了。&rdo;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左右无人,梁士杰也就乐得大倒苦水:&ldo;本意这三事都是中书分内当行,事先愚兄亦是计议周详,料想纵使不去向高强征询,也自无妨,且数年间某所行政事,大半皆是与他相得益彰,谁想偏偏这燕云三事上意见相左至此?如今嫌隙已生,再要申明衷心时,又恐难以取信,如之奈何?&rdo;
叶梦得见梁士杰语意甚诚,便点头道:&ldo;既知子都兄本心,小弟亦可为之缓颊,只不知兄意下如何?&rdo;
梁士杰喜道:&ldo;此事非贤弟不可!&rdo;一面说,一面深深作揖。
叶梦得还了一礼,却叹了口气道:&ldo;子都兄地心意,小弟亦可知七八,如今何相公缠绵不愈,不理政事,门下诸事虽有张相公执掌,然而左相序百官而朝同列,不可一日无人。那高强不知明哲保身之道,只是一味进取,倒叫人不敢与他多有瓜葛了。&rdo;
梁士杰大叹知己,这官场上什么最重要?站队正确最重要!原先高强是炙手可热的红人,气运盛时连蔡京都挡他不住,然而现今正是亢龙有悔,明眼人都看地出来,纵然皇帝圣眷不衰。那些士大夫们也不容他久掌兵权。根据梁士杰地情报,御史中丞石公弼业已在搜集关于高强的小材料,预备寻找时机来个一剑封喉,要知道大宋朝谏官权重,一旦有谏官弹劾了,即便被弹劾者是宰相,也须得避位待罪,若是一帮谏官一起上章弹劾,哪怕你半点罪也没有。单单是给谏官们面子,也得下台外任,否则人家说你恋栈不去,也是一桩罪名。
就这样的局面。梁士杰又是觊左相之位的人,他哪里还敢象以前那样和高强紧紧绑在一起?然而这等话又不能明着说,因此叶梦得今日的表态,对于他而言不啻是久旱逢甘霖。
当下梁士杰握着叶梦得的手。感激涕零道:&ldo;得贤弟为臂助,愚兄何其幸也!他日若愚兄得为左相,这右相之位,自非贤弟莫属!&rdo;
叶梦得笑道:&ldo;小弟骤拔执政。岂能得陇望蜀?子都兄却不妨去与郑相公商议此事,郑国舅欲为相久矣,苦于外戚身份。只怕台谏不容 也。倘得兄援手。大有雪中送炭之慨,必当为兄尽力言之。&rdo;
梁士杰闻言。眼前一亮,笑道:&ldo;愚兄与郑国舅素无交谊,此事只得仰仗贤弟代为说项,虽然二事皆非常人所能为,料想贤弟大才,自当无碍。&rdo;
叶梦得满口答应,要不是早先和高强、郑居中商量好了,他哪里会跳出来和梁士杰说这些话?二人并肩出了禁门,一揖而别,各自登车返家去,若是有人能看到他俩人在车中的表情,或许会很惊讶,这两人居然都是得意洋洋,好似刚刚算计了别人一大笔便宜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