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城里的,除了夏侯惇和曹纯,还有夏侯霸和夏侯威两兄弟(我二舅哥和三舅哥)。
这封密报阿樱还不知道,但现在赵玉已接回典满、宋亮、阿袖他们,徐庶正暂时替我招待着。我一出去。肯定立即真相大白。怎么也遮挡不住的。
我不明白曹操一下把我那么多舅都派到徐州去干吗?但这种情况下我几乎别无选择。
当然,如果我愿意让阿樱跑去下就不用多说了。问题是我怎么会愿意?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北方打得这么火热,曹操还巴巴地把典满他们送到南方来。
他是退一进二,抛砖引玉呀!
这种情况下,我只能亲自出马去北方一趟,强力支援曹操。顺便想法把这几个舅哥捞出来之外。同时,曹和也是我旧友,能帮一把我还是愿意帮的。
但是,我自己这边,现在江陵刚刚拿回来,荆襄八郡是日出东方,百废待兴。我不可能,也不会允许派出太多的力量去北方搞无谓消耗。
几位重要的谋士。徐庶统筹全局。庞统在江陵护军,桓阶、和洽调度四郡,鲁肃助杜袭整编部队。田丰则是大汉南军的律法召集人,正和薰恢等人一道,天天为制定襄阳第一部律法而忙得不亦乐乎。
至于杜似兰,樊城令、刺奸营,加上收拾义阳地残局,短时期不用指望。
他们是一个都不能动。
剩下地伊籍、马氏兄弟等,干具体事还不错,当我北上地得力助手,明显差点儿意思。
让我独自一人,不带一位谋主去许都增援曹操,徐庶和田丰都坚决反对。
这时,我想起了周瑜。
军师们被我说服‐‐前提是我能说服周瑜!
还好,周瑜总算被我磨服。
我暗暗松了口气。
有他的加入,此去北方,我心里又多了三分底。
起码,不至于把我自己这点老本也陷进去。
随行的武将我已想好了,赵玉骑战甚精,而且我还想借他去勾赵云,自然是选大将。阿昌是我的卫士长,淳于铸一直在调训我的亲卫营,尤其现在张南、宋定都在襄阳学宫里当教官,我身边没什么贴身的亲军领,这俩也都带上。
文职方面,我想了半天,本来人就比较少,个个都有正经事忙死忙活的,干脆就都不带了。只要有周瑜这文武全地名将,也不太需要。
不过,周瑜想了许久,后道:&ldo;待我问问俏俏。&rdo;
一问之下,小乔非常乐意,高兴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