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轲是一直有着书卷气息的,身为萧家儿郎,因体质不能习武一直是横亘在他心中的伤。故而即使是萧家从文的第一人,姜衡期也知道这个看似柔弱的男子,在每天国子监的儒学之后,究竟习了多少兵书。
萧劲是战死的,那是姜同北桓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战。折损多少将士尚且不言,最后起的沙尘更是埋住了意欲班师的姜朝一半的残将。萧劲的尸骨也自此永远埋在了那片沙漠,萧家前前后后寻了十数次,无果。
那是萧轲身上第一次有了杀气,国子监下学时初现俊逸的少年停在路上,萧家二子萧放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揉着他的头,说:&ldo;小三儿啊,大哥战死了,以后你对我可是要恭敬些了,没了萧劲压我,我在家里就是一把手了,哈哈哈哈哈哈哈……&rdo;
萧轲抬头,字字清晰,是时姜衡期在他身后不远处,他听见那个一向温柔的少年用三分镇定,三分不屑和隐藏起的担忧问道:&ldo;我对你恭敬些,你就不会死了么?&rdo;
萧放一时无话。叹了一口气便牵着萧轲回家了。
是的,还是会死的,而且是……炮烙之刑。
有时候,衰落从一发开始,就预兆了接下来全部的溃不成军。
太监尹常垂头,拱手道:&ldo;皇上,郁皇后来了。&rdo;
姜衡期忽的回过神来,按了按头,压下心头的反感道:&ldo;让她进来吧。&rdo;
文郁端着参汤入内,是极美的面容。文氏女儿都是美的,而萧家儿郎皆俊朗。他们一方引无数官家子弟折腰,一方惹满都女子春心。
文郁身上早就没了当初的娇柔样子,国母一职,她做得很好。富贵,雍容。这给了姜衡期些许安慰,如果真的是要一个皇后的话,文郁确实是佳选。
&ldo;天凉了,郁后何苦,这般小事交与宫女就是了。&rdo;姜衡期带上了一贯的面具,给了文郁一个她意料之中的态度。
文郁笑了笑,依稀可见当年声声清脆地唤&ldo;衡期哥哥&rdo;的女儿情态。郁皇后自然不是为了送这碗参汤来的,她是想来看看,那位将萧三公子留宿宫中,次日一早又发脾气摔杯子的,她的君主,她的丈夫如今如何了的。
&ldo;萧三公子果真是皇上的良友呢!&rdo;文郁抛出一句话,一句让人捉摸不透的话。
姜衡期懒得琢磨,合上未看一字的折子道:&ldo;郁后何意?&rdo;
文郁走上前来,将案上凌乱的折子摆好,长久以来的习惯让她在这件事上得心应手。批上朱字的放右侧,未批的置于左侧。
&ldo;萧公子立下如此大功,皇上可是有好好赏赐于他?&rdo;文郁理好了折子,未回姜主的问。
姜衡期也乐得糊涂不知,答道:&ldo;赏什么还未想好,他少的东西我补不回来,剩下的对他意义也是不大。&rdo;
文郁顿了片刻,嘴角挑起不明的笑,将想了许久的话道出:&ldo;那皇上何不赐婚与他呢?毕竟萧家五代忠良,不可绝后啊。&rdo;
姜衡期没想到文郁会提出这个建议,自己对萧轲难名的情感这位枕边人知道多少他猜不透,不过转念一想,这种话,当是试探吧。
于是笑,&ldo;朕不想强求于他,拿皇家的架子逼他同女子结合,朕心有愧。不过若他有了心仪的女子,这个婚,朕定赐无疑。&rdo;姜衡期把玩着镇纸,&ldo;啪&rdo;的一声镇在案上。
文郁舒了气,听到宫女来报皇上因萧轲未进食摔杯的消息时自己是不安的,虽说这种不安无由,不过还是让她坐立难安。还好,还好,姜衡期毫无犹豫地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