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惟贤居然不奉召,朱由校佯怒道:“朕即为天子,自是言出法随,岂可擅更。”
随即又缓和下语气说道:“英国公万勿推辞,朕委公提督五军都督府,一则公体国奉公、长于兵事;二则京师诸营,废弛久矣,饷入私囊者有之,勋戚近臣占役者有之;更有甚者,私贩军马器械者亦有之。如此,则京师有可战之兵乎?朕即委公,则诸营中事,当许公随机立断之权,凡违军法者,虽皇子蕃王,公亦可斩之再奏。”
张惟贤见皇帝如此坚决,只好再拜:“既如此,臣受命;然臣子无尺寸之功,授其封侯,实为之愧,此事,臣坚辞之,望陛下念臣之请。如其不然,此诏臣虽抗旨亦不受矣。”
朱由校也是无奈的说道:“罢了,张之极的爵位,朕就先替他收着,不过他兵部跟京营的差事可不能给朕撂挑子。这整肃京营之事,虽全赖国公谋划,但这具体做事还得是他这个京营提督的,国公看如此可好?”
见张惟贤这个犟老头还是接下了差事,顿感心情放松的小朱同志也懒得再咬文嚼字,只是跟他打起了商量。
其实张惟贤更是无奈,英国公一脉本就树大招风,现在皇帝又把天下兵马跟京师各营都交给了自己父子。
虽然这调兵权还在兵部,但以皇帝叫之极这孩子兼兵部右侍郎的举动看,日后叫之极任兵部尚书只怕也只是时间问题。
到时候就算张家没有反心,这帮文官大佬们就是喷也会喷死自己两父子。
即便是眼下,也不知道这圣旨一旦下发,他张惟贤都不知道这天下人会怎么看待张家!
不过张惟贤也清楚,放眼大明,除了南京的魏国公徐家,哪个勋贵也没自家这般资历能够震慑京师诸营。
既然是皇帝想借着英国公家这点威望来震慑诸军,那自己也没什么豁不出去的。
就算张之极以后接了那兵部尚书,恐怕那时节自己这副身子骨也早就折腾散架子了,可若是在有生之年能眼见大明中兴,自己就是去了地下也能昂着头去见列祖列宗了吧!
看张惟贤还是一脸纠结,以为他是深感整肃京营之难,朱由校笑道:“呵呵,英国公整肃诸营,朕亦知其难,卿可先查空额、涤除占役,核查各卫将官侵占屯田。”
“再复裁汰老弱、编练士卒;其间所需银粮,卿可尽向朕索取,所缺军械,朕亦当依卿所奏,逐步完善。且所裁老弱,愿为各卫屯田者,皆核发其田,不愿者,当付足发遣散之银,勿使其生无著。其间有擅工技者,卿可拟籍,报与朕知,朕自有所用。”
这下张惟贤紧锁的眉毛也打开了,本来嘛,这整肃京营,缺的不是怎么做和怎么执行,而是缺钱。
这下可就好了,你皇帝自己说的,缺钱缺粮直接找你要,那这事可就成了一半了!
张惟贤拜道:“臣代京营诸将士,谢陛下隆恩!臣此去,誓改京营之积弊、还天子一可战之军。”
“哈哈哈!好,好,有英国公这番话,朕就安心了,此间当庆。来,朕与二位卿家满饮此杯。”
说完,朱由检一仰头,又干了一杯,张惟贤跟施鳯来见皇帝都干了,也是有样学样的把杯中酒喝了个干净。
想到刚才施鳯来提到了建虏,朱由校双眉微皱:“适才施爱卿提到建虏,那二位卿家谁知建虏如今形势如何?”
这对女真之事,施鳯来了解的其实并不多,于是张惟贤答到:“启禀陛下,建虏老奴自宁远败后,为补其所损,于四月亲攻蒙古喀尔喀部,获牛羊无数。五月初,因东江毛文龙部袭攻鞍山驿,老奴回师驰援沈阳……”
五月,现在是六月,如果后世满清所修史书无误,那么老奴七月就会因毒疽发病,八月就会因此病而死。
老奴死后,其八子黄台吉继后金汗位。
黄台吉继位后,对后金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下先征朝鲜和漠南蒙古之计,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
对明廷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进一步削弱了明朝实力。
相比较之下,老奴的政策基本就是高压统治跟血腥屠杀,对待汉族投过去的官员也是当奴隶来用。
这样一来,朱由校反而觉得要是老奴能多活上几年,对大明来说其实是有益无害的。
毕竟老奴虽凶,可说到底还只拿自己当个异族大汗,对中原的野心并不很大,在施政上除了杀就是抢。
而黄台吉不同,不仅有超越老奴的战略眼光,更具备政治家的阴狠和狡诈,历史上也正是黄台吉的一系列政策才为满清奠定了入主中原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