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ldo;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rdo;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ldo;可击。&rdo;公曰:&ldo;待其已陈。&rdo;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ldo;君子不困人於阸,不鼓不成列。&rdo;子鱼曰:&ldo;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rdo;
‐‐《史记》
‐‐仁义之战
楚国,天下第一强国。古人的话说:天下莫强于楚。
当时的天下,从北到南,没有一个国家是楚国的对手。
两军击鼓,同时冲锋。
不是狼入羊群,是狼群吃羊。宋军本来战斗力就不行,人还比楚国少,这个仗怎么打?不用发挥想象力,就可以知道结果了。
宋军惨败,大将公子荡战死,宋襄公被重重包围,若不是公孙固率领亲兵拼死相救,宋襄公就又该去楚国的笼子里站着了。即便这样,公孙固保护宋襄公杀出重围的时候,宋襄公大腿上已经挨了一枪,血流如注,趴在车上。好在宋襄公的马不错,一路奔逃。半路上遇上子鱼率军接应,才把宋襄公救了回去。再看宋军,十死七八,襄公的亲军卫队无一逃生。还好,公孙固没有阵亡。
宋襄公狼狈逃回睢阳之后,子鱼立即布置守城,准备迎战楚军。
好在,这次楚军根本没有准备攻城,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渡河回国了。
泓之战,宋军惨败。这是宋国军队上次被郑庄公全歼之后,又一次毁灭性的失败。
&ldo;狗日的宋公,白痴啊。&rdo;&ldo;怎么摊上这么个弱智国君啊?&rdo;&ldo;怎么上次楚王没把他给做成人肉包子啊?&rdo;
宋国上下,一片骂声。
一场惨败,多少人家失去了儿子、失去了老公、失去了兄弟、失去了父亲,大家能不骂宋襄公吗?
那么,宋襄公是怎么看的呢?他后悔吗?他羞愧吗?
&ldo;仁义的人打仗,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二毛。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可是决不会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rdo;宋襄公说,仁义啊,仁义到底啊。
什么是二毛?二毛就是头发斑白的人。那三毛呢?头发全白的人。十毛呢?就是一块钱。
&ldo;主公啊,打仗是不能讲仁义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帮助我们。大仗就是杀人,怎么能不忍心呢?&rdo;子鱼讲了一通道理,归结起来,就是战场上不能心怀慈悲。
&ldo;不,宁可打败仗,我要仁义。&rdo;宋襄公说。
子鱼哭了。
‐‐仁义的两面性
对于宋襄公,历史上向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基本上,儒家一派是赞扬的,不仅赞扬,而且捧上了天,类似&ldo;生的伟大,死的光荣&rdo;。不过,先在这里说明的是,儒家祖师爷孔子一直拒绝对此进行评价,显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或者说他也是不赞成宋襄公的。《左传》中有大量评语来评价所发生的事件,而对于宋襄公这件事,竟然没有片言只语的评论,这很说明问题。
下面,先听听唱赞歌的。
&ldo;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rdo;这是《春秋公羊传》的评语,什么意思?君子褒扬宋襄公不进攻没有列好队的敌人,遇上战争还不忘记大礼。宋襄公是有仁德的君主啊,可惜没有辅佐的贤臣。即便是文王来作战,恐怕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把宋襄公比成周文王,还有比这更高的赞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