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听了,勃然大怒,高声骂道:&ldo;好个介甫(王安石之字)之党!&rdo;拂袖而去。从此,司马光恨上了苏轼。
苏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抱着一颗为国为民也对皇帝负责的赤子之心,在两月之内,写了《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对王安石的新法进行了全面的批评,引起了朝野的震动。苏轼把这种改革,比作皇帝在黑夜中骑着快马驰走,群臣不是去为君主探明道路,而是在背后猛劲地打马,危险之至,并要求神宗解鞍下马,喂马蓄锐,天明再行。王安石的新党知道了这些,可谓恨得咬牙切齿。王安石还算是个君子,但他手下的那帮党徒,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整治苏轼。
一天,王安石派谢景温把苏轼请来,要与他面对面地做一次&ldo;深谈&rdo;。王安石怒责苏轼说:&ldo;你站在司马光一边,指斥新法,是何居心?&rdo;苏轼一听,火往上冒,反问道:&ldo;你这话从何说起?&rdo;司马光像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叔孙豹说:&ldo;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之不朽。&rdo;这&ldo;三不朽&rdo;已成为中国人的人生信条。从司马光一生来看,虽官至宰相,道德高尚,但真正使他不朽的,还是他主编的《资治通鉴》。
王安石说:&ldo;仁宗在时,你主张改革时弊,反对因循守旧,是何等坚决,现在我行新法,你为什么要伙同司马光来反对我?&rdo;苏轼怒道:&ldo;你口口声声说我同司马光站在一起,可知我也反对司马光的食古不化?你不审时度势,反倒急功近利,贸然推行新法,必遭天下人之拒。&rdo;就这样,两人不欢而散。
不久,王安石新党中的重要成员谢景温上书诬告苏轼,说他扶丧返川时,利用官船贩运私盐。后虽经查无此事,但苏轼已厌恶了朝廷的党争,想到外地去任地方官。这时,新党正想排除异己,就把他贬到了杭州,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徐州辗转数年,兴水利,救水灾,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又从徐州迁知湖州。这时,朝廷里的斗争也很激烈。王安石提拔起来的一伙人,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吕惠卿本是靠阿附王安石才当上副宰相的,但为了当宰相,竟把他和王安石的私人信件交给神宗。在王安石写给吕惠卿的信件中,有的用了&ldo;无使上知&rdo;的字样,神宗一见,觉得王安石在搞阴谋诡计,十分恼怒,就罢去他的宰相职务,命其永远不得返朝。这样以来,过去曾经支持过王安石变法的&ldo;新进勇锐&rdo;之人吕惠卿、李定、舒亶等人就独霸了朝权。苏轼墨竹画
苏轼到达湖州,按惯例要写谢表,他想起朝廷上发生的这些事,不禁气愤,在表中不由写道:&ldo;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rdo;李定接到这份谢表一看,不由大喜,觉得陷害苏轼的时机到了,立即串通舒亶准备&ldo;劾奏&rdo;苏轼。
但是,苏轼文名布于天下,朝廷上也有一些元老重臣保护,更兼皇后对他很有好感,要想参倒苏轼,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李定、舒亶、章惇等人怕他东山再起,将来难以处治,必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
第二天早上,李定把谢表交给了神宗,首先弹劾道:&ldo;苏轼说&lso;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rso;,既是反对新法,也是对皇上不满;说&lso;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rso;,是发泄自己对职位的不满情绪,实是未将皇上放在眼里。&rdo;李定还说苏轼有四条&ldo;可废之罪&rdo;:一是&ldo;怙终不悔,其恶已著&rdo;;二是&ldo;傲悖之语,日闻中外&rdo;;三是&ldo;言伪而辩&rdo;,&ldo;行伪而坚&rdo;;四是说皇上&ldo;修明政事,怨己不用&rdo;。神宗看了苏轼的谢表,果然脸色不悦,再加李定煽风点火,果然有些怒气了。舒亶见火候已到,便趁机举出&ldo;确凿证据&rdo;,说苏轼心存险恶。
舒亶说:&ldo;苏轼反对新法,证据确凿,对每一种法令,他几乎都作诗讪谤。他包藏祸心,怨恨皇上,无人臣之节,确属事实。陛下行考核官吏的新法,他就说&lso;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rso;;陛下严禁私盐,他就说&lso;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rso;。望陛下明察。&rdo;
舒亶的这一招的确歹毒,苏轼这些涉及新法的诗并无攻击讪谤之意,无非是描述了行新法后的一些现象。但在舒亶都成了恶毒的攻击,在此情此景之下,谁又能说得清楚呢?果然,在犹豫了一阵之后,神宗还是下令将苏轼拿问。
苏堤因苏轼而名满天下
苏轼在湖州任上被捕,押出湖州时,百姓夹道相送,失声痛哭,足见苏轼之得民心。押到开封以后,投于乌台狱,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ldo;乌台诗案&rdo;。
苏轼在狱中待了很长时间,苏轼的儿子求告无门,便去南京找苏轼的弟弟苏辙想办法。临行之时,他嘱咐别人,送饭时送鱼,不要送肉,但送饭的人搞混了,竟把肉送了进去,苏轼一见,误以为大限将至,不由悲愤中生。原因,苏轼与儿子约好,如果没有什么情况,送饭时带鱼,如果情况紧急,送饭时带肉,这样可以内外通气,早作准备。苏轼自觉李定、舒亶等人必欲将他处死,在悲愤之中,索笔写下了两首诗,其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