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看一边走,看完汗青文化的函件,已经进了宿舍。将另外那个厚厚的超大信封提起来正反两面瞅瞅,都没有落款。方思慎犹豫着要不要拆。把心一横,管他妖魔鬼怪,我自泰然处之。结果抽出来两本杂志。光亮厚实的铜版纸,艳丽清晰的图文印刷,手指捏上去直接留下指纹。方思慎赶紧放下,洗完手才接着翻。从来没听过的杂志名称,看质量类似高档时尚刊物。首尾十几页全彩广告,中间内容全部夏文西文对照,竟然像是专门针对国际人士发行的杂志。正疑惑间,忽然瞥见某页照片里的人物十分眼熟,赶紧翻回去。但见一条大汉身着团花长袍马褂,戴着圆形复古水晶眼镜,站在一座四合院前。尽管眼镜遮住了目光,看那卓尔不群的身形做派,可不正是大名鼎鼎的方家二爷方敏之么?方思慎不由得咧嘴一乐。莫非是叔叔寄给自己奇文共欣赏?坐下来细读。这是先锋诗人、民间学者、自由派思想家方敏之的一篇批判文章。批判时下所谓&ldo;修复性保护&rdo;传统文化这股歪风邪气。以京城某处著名四合院宅子为例,某地产公司打出&ldo;修复性保护&rdo;旗号,对院落进行整改翻新。方敏之认为,这纯属地产公司商业炒作手段。既然定性为文物,就该复古如古。因其真实可靠,即使残缺破败,也比赝品珍贵得多。用仿造弥补缺陷,如此&ldo;修复&rdo;,似是而非,真假不辨。这般掺假的&ldo;传统文化&rdo;必定误导大众,让人信以为真,以讹传讹,实属流毒深远,贻害无穷。何况既是文物,就该收归国有,免费向大众开放。某地产公司将之辟为私人会所,假公济私,昭然若揭。方思慎读着读着,猛然意识到什么,盯住方敏之身后的建筑仔细观察,越看越熟悉。那朱红大门旁边,青砖墙壁之上,挂着一块铜质仿旧门牌曰:黄帕斜街甲二条十三号。忽然又不确定到底是谁给自己寄了这两本杂志了翻开另一本,果然很快找到相关专题。国立高等人文学院一位资深教授力挺&ldo;修复性保护&rdo;,与方敏之打起了笔仗。批判他僵硬保守,泥古不化,不懂得融会贯通,与时俱进。黄帕斜街甲二条十三号工程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因素完美地融为一体,正是夏民族&ldo;和谐&rdo;精神的最佳体现。又援引西方实例,说明古老建筑的现代化翻新与装修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最后笔锋一转,这座四合院虽然是文物,却够不上国家级保护文物,若收归国有,不但无法创造效益,还要花纳税人的钱去维持。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乃是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文章后面附上了美轮美奂的照片,相当眼熟。方思慎可以肯定是谁寄来这两本杂志了。这种冷不丁被硌应一下的感觉,无从发泄,令人郁闷。随手翻阅其他内容,通篇俱是披着各种外衣的软硬广告。思绪游离之际某些直觉反而更加灵敏,重新翻到关于&ldo;修复性保护&rdo;的论战,恍然大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边添柴,那边加油‐‐这不正是传说中的炒作么?叔叔那么通透的一个人,这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栽花?杂志丢到书架最底层,打开电脑给&ldo;汗青文化&rdo;的编辑写邮件。收件箱里有一封梁若谷的信。本以为有什么问题讨论,却一上来就道谢兼道歉。说是最近的作业借鉴了方老师的观点,请老师海涵,来日当面请教云云。方思慎看了两遍,觉得语气未免过于正式,具体内容却又不清不楚。回信客气几句,请他说说具体是什么观点。编辑的回电来得极快。方思慎心道莫非这些人都不下班的吗?先问候,然后恭维,然后开条件,名声啊稿酬啊前景啊,说得天花乱坠。方思慎等不及了,礼貌地打断:&ldo;我没有异议,您按程序办就行。&rdo;那编辑顿一下,打个哈哈:&ldo;方博士真爽快,我有进一步消息就通知您。&rdo;挂电话前,方思慎顺口多说一句:&ldo;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再版,谢谢。&rdo;&ldo;是啊是啊,原本库存还有两千册,被一个热衷历史研究的大老板全要走了。等再版面市,初版差不多正好完售。我们主编认为您的大作非常有再版价值,而且再版作为系列丛书之一,营销方式会很不一样,我们的设想是……&rdo;那编辑一发不可收,从一个系列的策划上升到&ldo;汗青文化&rdo;企业理念的更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