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郭沫若散文杜鹃 > 第26章(第1页)

第26章(第1页)

古人的习惯,人死了在口里有含玉的一种礼节,被含的玉就叫作&ldo;含玉&rdo;,那玉的形式有时候是珠,有时候似乎是蝉。《庄子》上有一段儒以诗礼发冢的故事,一位大儒和一位小儒根据古诗中有&ldo;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rdo;的提示,便去盗发坟墓,偷那死人嘴里所含的珠。

这习惯的起源大约也不外是尊重货币的意思吧,因为珠玉在古时本有一个时期是货币。但到后来解释是稍稍变了,以为珠玉的精气可以使人不朽,死人口里含了珠,含了玉,他的肉体便可以永远保存。

这习惯不用说是有珠有玉可含,而且有安逸的享受的那种人的习惯。这习惯虽然早已废了。但现今能够发讣告或在报上登哀启的人是依然保存着&ldo;亲视含敛&rdo;或&ldo;不克亲视含敛&rdo;的那种字样的。

汪精卫是尽有含珠玉的资格的了,单是最近在倭寇的宫庭里去朝觐了一次,便得了三万万圆倭币的叩头钱,他要在嘴里含珠玉或率性&ldo;玉食&rdo;一下,大可不成问题。

然而无论是怎样的卑劣无耻或穷凶极恶的人,似乎也总有天良发现的一个时候。尤其在晚上睡不着觉,在清冷的夜气中横陈在枕席上辗转反侧的那样的情形下边,一线的天良,更具体点说,便是惭愧和悔恨的念头,是有偶然发现的可能的。

汪精卫的这首诗,分明就在这种情形之下做出的了。在枕上翻来复去地睡不着,无限的往事像波澜一样重重叠叠的涌来,要想不想,也不由你不想,眼睁睁一直坐到天亮‐‐年青时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时的往事,单身赴北京行刺时的往事,在中山先生病榻旁笔录《总理遗嘱》时的往事,在北伐期中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资格受武汉民众热烈欢迎时的往事,……毫不夸张地真真是&ldo;不尽(的)波澜。

但是,现在呢?

他这诗必然是在赴日朝觐以前做的,由那&ldo;郊原仍作青春色&rdo;句看来,大约是在四五月的时候吧。地点呢,说不定怕就是南京城外中山先生陵寝所在的陵园,汪的公馆在那儿,那时正是汪逆极端受日寇冷视的时候。以被冷落了的心情,睡在那样足以令人发深省的地方,又偏偏睡不着觉,那怎么能够不发生一点惭愧的念头呢?他分明感觉着&ldo;愧&rdo;了,所&ldo;愧&rdo;的&ldo;先贤&rdo;,说不定就是指的中山先生吧。中山先生临终时所说的&ldo;我死后,敌人一定要以种种的方法来诱惑你们&rdo;的那番警告,当然是会被想起的。

这样追究起来,&ldo;如含瓦石&rdo;的意义似乎可以充分地了解了。那是汪精卫在那被发觉了的天良一线的光照之下,他自己也明明感觉着是一条朽败的死尸了。他睡在床上,实际如同睡在墓里,但已腐烂透地,恶臭冲天,口里所&ldo;含&rdo;的当然不是珠,不是玉,而是&ldo;瓦&rdo;而是&ldo;石&rdo;。

这天良的发现,其实就是社会的正义对于奸恶小人的一种责罚。奸恶小人无论在肉体上是怎样的安富尊荣,而在精神上总要受无形的鞭挞。汪精卫的诗算又提出了一个证据。

我把这番意见说出了,季龙在大体上表示同意。但他说:汪精卫或许不会有这样的深刻,不过我们是有充分的自由作这样的解释的。他又指着最末一句问:&ldo;鸩毒山川&ot;四个字也有问题,&ldo;山川&rdo;是被&ldo;鸩毒&rdo;了,但把&ldo;山川&rdo;&ldo;鸩毒&rdo;了的,在汪精卫的心目中不知道指的甚么人。

‐‐他不是在&ldo;反共&rdo;吗?

‐‐总不免太勉强了吧,这是良心发现时说的话,大约依然指的是日本鬼。

‐‐我看在将来鬼子打算不再要他的时候,尽可以把这四个字来锻炼成文字狱,说他诽谤&ldo;皇道&rdo;。

‐‐怕难免。季龙笑着回答,接着他又说:我前几天在一位朋友家里看见你写的一副对联。

‐‐是&ldo;龙战玄黄弥野血,鸡鸣风雨际天闻&rdo;吧?我没有等他说完就接过了来。

‐‐对的,他说。那对联是成句,还是你自己编的?

‐‐是从我的一首旧诗里面摘录下来的。

‐‐我觉得和汪精卫这第三第四两句太巧合了。

‐‐这些是熟的典故,我看是不足怪的,说不定在前已经有人用过。我的诗是两年前做的,并不曾发表过,只是爱把那两句摘下来替朋友们写对联,两年来怕写过好几十副。

‐‐你那全诗是怎样,索性请你抄出来看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