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回去的时候,立刻给这个堂弟写上一封书信,让家里信得过的下人带过去,顺便替自己好好看看周浩这个贤侄。
当然了周衍再快也快不过第二天皇帝的宣布。
整个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人反对,但是也没有人同意。
废话,要是在唐朝的时候这还可以,但是现在不论是什么大官,子孙后辈想要当官都要靠科举,怎么会同意一个人走捷径呢!即使是皇帝同意的也不可以,毕竟圣上要是乱了法度那之后怎么办!
郭轩倒不全是用嘴说说,把周浩的功劳一说大家就沉默了。
还是公治舟先服了软,毕竟皇帝最近有扶持改革派的意思,他们守旧派还是要避一避锋芒的,于是上前一步说:&ldo;圣上说的这个人,有大功劳,您可以给一个爵位。&rdo;意思就是县令就不要想了。
郭轩当然不满意了,看着其他连话都没有的满朝文武于是大声问道:&ldo;你们的意见呢!说来我听听!&rdo;
哼!
既然不说郭轩就自己做主了:&ldo;那就派周浩到建安县去。&rdo;这已经是颇为偏僻的县城了,再往南就是贬谪的官员才会被派往哪里,郭轩自认为自己做的不出格。
哪里想到刚才还不说话的官员们,顿时都被惊住了。
&ldo;圣上,万万不可。&rdo;
&ldo;圣上,一县之地岂是拿来玩玩的。&rdo;
&ldo;圣上,这小子有什么本事当这个县令。&rdo;
就怕你们不说话,特别是听了这就话之后郭轩就更有理由反驳了:&ldo;他的功劳最起码算是实干派了。&rdo;他本来想说比很多只读圣贤书的人好的多,但是只是心里想一想就知道自己有些冲动了,他只是关注这一个颇为有才的人士罢了,又不是替他拉仇恨的,才才说的这么委婉。
到是这样的态度让公治舟以为圣上有所服软,反而不再揪着这点了,反正当了县令之后,说不定反而有更多的把柄,听说这个叫做周浩的还是周衍的子侄辈,那就更好了。
于是带头同意了圣上的观点:&ldo;圣上,他的学识我们也不清楚,要是有本事的话也就罢了,要是没本事也算是将功抵过。我们也不追究他的罪过了。只是这个县令肯定不能跟其他人一样正常升迁,三年之后才算是跟别的正式上任的一样考核。&rdo;
&ldo;准了。&rdo;郭轩其实对周浩的本事也清楚的不很,只是想要看看他这种拥有很多奇思妙想的人,在县城里能够做出什么贡献,至于三年后还是不是县令也不重要。
不过就算是在县令上连任两届也是有着很大的好处的,凡是能够进入内阁的可没有一个不是当过两次县令,且考核为优的。
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郭轩当即让人去传旨了。
第33章
终究是圣旨先到一步。
即使是周浩再有自信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折子能够这么快就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能够让圣上下旨也算不上什么坏事了。
&ldo;大人,不知道您的家眷都到齐了没有?&rdo;来人很是客气。
可是周径再不在意也不敢在代表着皇上旨意的宦官面前放肆,人早早的就去找了,这边也先安抚着,就是小儿子不知道去哪了,让他担心能不能够及时找到,但是因为心里的一点念想,周径也不想要让来人对周浩看法不好,毕竟他们远在外面,要是这人一说个什么给圣上听,对浩儿的印象变坏了,可就不好了。
因此只是赔礼道:&ldo;阁长,我家小儿向来胡闹,可能还要在等些时日。&rdo;
周径不知道皇帝的态度,心里有些忐忑是肯定的,但是来人身为宦官虽然不是皇帝身边的贴身人,但是也听说了圣上为了周浩一人,向群臣为他封官的举动,听他一说起了儿子,就立刻搭话道:&ldo;听说大人有个儿子叫做周浩,不知道到了没?&rdo;
哪里想到来人一下子就点出了没有来得人,周径只得笑着赔罪:&ldo;就是这个小子,整天不着调,连我也不知道他整天在搞些什么,现在还没找到人呢!&rdo;
&ldo;哪里,令郎可是很得陛下相看的。&rdo;来人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客套反而让人难做,因此说了这句话之后就再不开口,静静地等待着。
周径也只是以为人家是客套,见他不计较此事,也松了一口气,看向旁边的管家,期望他带来一个好消息。
结果当然是没有了。也不知道这小子不在木匠搞他的研究,这会儿跑到哪去了!
正当周径怕人等的不耐烦的时候,周浩终于出现了。
&ldo;还不快过来。&rdo;看着周浩发愣的样子,周径不等别人说些什么,就先训斥了一番。
&ldo;这就是您的小儿子了吧!真的是仪表堂堂,别有一番风采啊!&rdo;宦官没有要怪罪的意思,所以赶紧说上两句话来表示他的心意。
到是让本来来到这就见到一大堆陌生人就有些懵了的周浩更懵了,再往爹爹后面走的时候,趁着背对着那群陌生人,连忙给爹爹使眼色,想问个明白。
周径现在那里顾得上这些啊!见他还一直斜眉歪眼的样子,更是生气了,只是现在不好发作,于是一个上前把他拉到身后。
&ldo;阁长,人到齐了。&rdo;这是在告诉他可以接旨了。
来人也不含糊:&ldo;闻卿有德,时任县令,百姓安居乐意••••••,其加为荆州知州。&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