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逝把喝了半碗的粥递给清王,清王摇头。&ldo;你吃。&rdo;
&ldo;……属下饱了。&rdo;风逝低语。
清王往他身边移了移,端过他手中的碗,贴在他耳边道:&ldo;要本王亲自喂你麽?&rdo;
风逝轻颤了一下,垂下眼,欲抢回碗,清王却不肯了,端着碗,递到他唇边,打定主意要喂他。
风逝无奈,清王向来说一不二,一旦下了命令,便不许他人反驳。於是他只能服从命令,让清王端着碗,喂他喝完了粥。
粥味道自然是不好的,却莫名的好吃。
&ldo;累一天,睡吧。&rdo;清王收拾了两个破碗,揽着风逝的肩,靠坐着。两人坐在帐篷的角落,众人都疲惫不堪,自然不会注意他们。
风逝不自然地偎着清王,闭目养神。
他们从阿瓦山寨出来,一路小心翼翼,躲着曦和国的侦察队伍,潜进了落埒城。落埒城挨着狼城,狼城被侵占,落埒城自然不可避免地沦陷了。
清王失踪,曦和国来袭,朝廷不发兵不补给,章复将军抵抗了半个月,不敌,失了狼城,退兵数百里,再不敌,又失了落埒城,武萧将军不幸被俘。如今,章复带着残兵,守在汉城,多次向朝堂求救,朝廷依然无动於衷,上位者都忙着争权夺势。
风逝打听到这些消息後,传给清王,清王面无表情,风逝却清晰地感受到自清王身上散出来的冰寒气息。
武萧是个人才,不能枉死在敌人之手,清王果断决定,和风逝一起留在落埒城,成了修城墙的俘虏。
多日下来,两人灰头灰脸,皮肤被曝日晒得刺痛,昔日尊贵的清王却没皱一下眉头,行动低调,忍气吞声,受尽侮辱。
夜间,短暂的休息,清王揽着风逝,闭目养神。他们毕竟是习武之人,耐力极好,白日繁重的劳作,晚上调息一个时辰,便消除了疲劳。
出了阿瓦山寨後,风逝的眼睛又闭上了,但他毕竟不是瞎子,日间发生的那些恶事,一件都没看漏。两国相战,受到重大伤害的,皆是无辜的百姓。他看到曦和国的士兵曾惨无人道地摔死过一名哭啼的婴儿,拖着撕心裂肺的少妇进帐营里侮辱,见过多少硬气的凌国男子挺身而出,却死於非命。
不可否认,曦和国是好战的,然而,为何要如此残害凌国的百姓?
如果缘叔说的话是真的,他的眼睛异於凌国人,即便是流着曦和国人的血,他亦感到无地自容!
他不知道清王看到这些,是什麽感受。上位者,亲眼看着自己的子民被迫害至此,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是何等悲痛。
他们忍辱负重,混在俘虏之中,是为了寻找机会,救出武萧。武萧曾跟随清王东征西战,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此番清王若要返朝,少不得他。
外头有鸡鸣声,天快要亮了,又将是劳累的一天。
紧闭的城门开了,一队人马不急不慢地进来,为首的正是曦和国的大将军凤天筠。褐发飘飞张扬,银眸灿若银辉。曦和国的士兵皆虔诚地向他行礼。
副官上前拉住马缰,凤天筠利落地下了马,马鞭随意地甩给副官,副官忙接住。凤天筠带着近侍,转身往破损的城墙走去。
攻落埒城时,凤天筠用了天雷,炸了一大片城墙,曦和国的兵从塌毁的城墙闯进城内,凌国的人慌了,守城的士兵,战死无数,将领武萧欲自杀时被他拿下,如今正关在地牢之中。
当初清王带来的兵力,在他们攻狼城时,死伤近半,退而守落埒城时又损了一半,凌国朝廷却不增兵,曦和国要攻下凌国,指日可待。
如今局势对凌国非常不利,如果凌国想力挽狂澜,除非──凤天筠眯眼,嘴角一勾。
除非清王能活着回来!
当初那侍卫带着清王跳进湍急的水里,他们的人搜索了半条河域,无果,最後只能返回。中毒又受伤的清王,活着的机率很低。
只是……
凤天筠拧了下眉,脑中又浮现那双淡金的眸子。前日收到阿缘的信,提及那人的儿子,竟然就是他!
他在心中叹息。他还没有跟阿缘说那青年的事。如果被阿缘知道,那青年和清王一起跳河下落不明了,不知阿缘会如何反应。
再则那青年还拥有一双淡金的眼睛,若就此消逝了,着实有些可惜。
&ldo;将军,军师回来了。&rdo;一小兵,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
凤天筠手一抖。真是……才想着阿缘,他便来了。吐口气,转身往将军府走去。
那将军府,原是落埒城的府衙,落埒城沦陷後,便被改为将军府,府里地牢,关押着重要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