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定河山人物介绍 > 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计与孺子可教(第1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计与孺子可教(第1页)

俗话说书生造反三年不成,本朝太祖皇帝虽说也算是读书人出身,可最后毕竟转行为逞凶斗勇的私盐贩子。文臣没有兵权,而没有兵权也就意味着没有武力的支持。没有武力的支持,即便有心要谋朝篡位,也是根本没有可能的事情。

自后汉开始,真正对皇位造成威胁的,除了司马昭、杨坚那种少数的世家子弟之外,几乎是清一色的武将。从刘裕到陈霸先,那个不是掌握了兵权的武将出身?武将在军中无威望,带不了兵。但威望过高,对皇权也会形成致命的威胁。

此人若是真的在骁骑营威望过高,那么确实是一个隐患。当年的淮阳郡王,不就是因为战功赫赫,在军中形成极高的威望。在非世家子弟出身的武官之中,形成了一批死忠,才得以有了谋朝篡位的实力,并几乎就差一步成功。

开国以来一再要求将不专兵,自己之所以一再调整军制,不就是为了避免再一次出现武将权利过大,最后对朝廷形成威胁吗?此人虽说现在还看不出这个威胁,但骁骑营是什么?那是朝廷用来护卫京畿重地,保全天下的野战精锐。

京城四大营,绝对不能再一次形成类似当年被人控制,以个人而非朝廷意志为转移的局面。朝廷更不可能允许,任何一个将领威望凌驾于朝廷,也就是凌驾于自己头上的事情发生。哪怕只是一个骁骑营,也绝对是不能出现一点苗头。

此人调任骁骑营都指挥使,不过两年有余便能将一支骄兵悍将云集的军队,训练的如此臂如指使,可见其能力之强。在加上过高的威望,那就对朝廷福祸两说了。眼下距离一任期满还有一年,若是按照眼下情况发展下去,那三年任满之后?

不用扯什么古人,单单自己的那位前老丈人,便是十足的前车之鉴。若是提前调离,此人又是战功赫赫。虽是文官出身,却可谓算得上自己亲政以来少数名将。提前调离,势必会引发不满。以此人在骁骑营内的声望,骁骑营将士也未必服气。

哪怕是不敢有任何造次,但若是真的引发军心不满,对朝廷未必就真的是好事。尤其是眼下正处于多事之秋的时候,骁骑营这样的野战精锐军心不安,搞不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可若是因为战功升迁,也就顺理成章。

有功不赏,这历来的是大忌。而立了战功提前升迁,别人倒也说不出来什么。即便是骁骑营的将士,也不会有什么不满的。即剪除了朝廷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又堵上了其他人的嘴,更不可能引起骁骑营将士任何的不满。

想到这里,皇帝又拿起黄琼的奏折看了第三遍,直接拿起笔来批了准奏二字。想了想,又在奏折上面批了孺子可教四个字。批阅完毕黄琼的折子后,皇帝已经打算自郑州返回后,将此人晋为枢密院副使。

虽说从正三品进到正二品有些越级提拔,可有了战功什么都好说不是?但有一点,此人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其在直接带兵了。京城四大营的调整,武官的升迁与调任,一向都是御笔亲批的。

这四大营从各级武官到下面的普通士卒,都是一个什么样子,皇帝太过于清楚了。此人短短两年,恩威并施将一群骄兵悍将整顿到如此地步,其驭手段可见一般。这种人杀是固然杀不得的,杀了会寒了武官之心。

这种有能力的人要用,但很多的时候更要防。因为这种人一旦有了野心,对朝廷的威胁实在太大了。而且此人不单单战功赫赫,还是两榜进士出身,对文官也未必就一点影响力没有。这种文武兼备的人,用是肯定要用,但怎么防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还是将他放在中枢,朝廷的眼皮子底下更好一些。再者将其放到兵部或枢密院,也可以往里面掺掺沙子。让那些尸餐素位,被老百姓称之为三忙。上朝点头忙,办差捞钱忙,回家美女身上忙的家伙,有那么一点点紧迫感。

下了决心之后,皇帝放下黄琼的折子。又拿起被自己任命为汝州处置使,与黄琼到骁骑营同一时日,到新安锐健营坐镇蜀王的折子。看着两封前后脚送到的折子,却内容迥异的折子,皇帝陷入了沉思。

相对于黄琼在折子上,提出以现任骁骑营都指挥使充任副使,全权负责此次军务。除了意图解决一个隐藏的隐患之外,还在变相的向自己表示,对插手骁骑营的军务并无任何想法。蜀王的这份折子,要求就很多了。

除了以骄纵不法,不服从朝廷政令的名义,要求皇帝撤换锐健营都指挥使。还点名要求现任枢密院右副都承旨,接任锐健营都指挥使兼自己副使。而这位右副都承旨,皇帝记得去年才从川西路节度副使任上,调到枢密院任右副都承旨的。

之前,也一直在蜀王藩地成都府所在的川西路任职,甚至在蜀王就藩的时候,担任的就是成都府兵马使。后虽然先后升迁汉中兵备道,川西路节度副使,但任职所在地却兜兜转转,并未离开川西路太远。

四大营的都指挥使,都是皇帝亲自挑选的。才干与能力,皇帝自然心中是清楚的。骁骑营那位都指挥使有能力,但锐健营都指挥使一样不是废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怎么在两位亲王这,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锐健营的都指挥使就算在骄横,但有一点皇帝还是相信的。那就是那位侍卫出身的都指挥使,绝对不会抗指不遵,更不会不服从朝廷政令的。甚至相对于文官转武职的骁骑营都指挥使来说,锐健营那位侍卫出身的都指挥使,在忠诚度上还要更胜一筹。

看着御案上的两份折子,在琢磨了一下蜀王提出的接任人选之后。皇帝提起笔来在蜀王的折子上,也同样批了准奏二字。并另外附上一行,着原都指挥使即刻返京另有任命的字。两本内容各异,但结果都一样的折子,随即便以最快的速度,分别送到骁骑营与锐健营。

接到皇帝的批示,黄琼并未去琢磨老爷子心中所思。便是见到秘折上的孺子可教四个字,黄琼也没有在意。见到老爷子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他立即将那位于都指挥使召到自己,也直接开诚布公的将自己的想法,以及皇帝的答复告知。

此刻还不知道,面前这位王爷虽然年轻,但城府却是如此之深。自己被他与皇帝一同给算计了,此战过后无论胜负,都将会被调离骁骑营都指挥使职务的这位于都指挥使。虽说对皇帝最终点将到自己头上,多少也有点心理准备。

但事情真的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却并未因为自己受到器重而高兴,反倒是一脸的凝重。这场战事在他经历过的战事之中,其实真的算不上什么大战。景王麾下的那些乌合之众,他根本就没有看在眼里。

作为一个武官,尤其是那种在战场上,靠着厮杀一步步走上来的武官。说实话,景王麾下军马再多,在他眼中也不是一个什么事。因为他太知道,一支军队从招募到形成战斗力,到最后打胜仗,需要付出多少的心血,需要多少的钱粮。

景王虽说势大财雄,可与一国相比,他那点钱算不上什么。养兵一年耗费的银钱,可谓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养活并训练一支拉出去能战的军队,所费金额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军饷、盔甲、战马、兵刃,都是需要大笔钱砸进去了。

他景王就算是倾家荡产,就算是再能捞钱,恐怕也支撑不了多少。而且他还缺乏一个健全的武官体系,来为他培养一支军队。景王募集的那些私兵,能称得上乌合之众,已经算是给他面子了。

而自己麾下的骁骑营,都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战斗力多少自己心中还是有数的。要说一个打十个那是夸张了一些,可以一敌五还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到了战场上,比的也不是单打独斗,是一个相当的技术活。

临阵对敌需要的阵型是什么,侧翼支援需要多少军马,正面抗衡需要多少军马。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后撤,什么时候两翼包抄,都是对一个将领的考验。那位景王,根本不可能找到这种人才。所以对于战事,这位于指挥使根本就没有当回事。

他的凝重是因为,这种战事看起来容易打,实际上是最难打的。原因无他,是因为皇帝派到自己头上的这位太上皇。若是这位英王处处插手,自己这场战事怎么指挥?到时候打胜了,功劳是人家的。打败了,估计责任都是自己的。

前两天这位英王没有插手军务,谁又能保证到了战场上,他还能保证下去?到时候说一套做一套,自己又能奈何得了他?在军中非世家子弟出身,能走到今天的地步,全靠着自己一仗一仗打出来的自己,虽然争功争不过人家,可也真不想去当这个替罪羊。

见到这位于指挥使,听完自己告知结果后,一脸的凝重。猜出他心中所想的黄琼,却是笑笑道:“于都指挥使久经沙场,对此次战事想必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本王也相信以于指挥使的能力,绝对不会让皇上失望的。”

“无论你怎么想,本王就是那句话,军务上由你做主。怎么打是你的事情,本王绝对不干涉。至于其他的事情,于都指挥使也不用担心。打胜了,功劳还是你们骁骑营的,本王还没有兴趣冒领属下功劳。那种下作的事情,本王还不屑为之。”

“而且本王已经是亲王了,就算再有军功也不能升官不是?本王既然向父皇保举于都指挥使,自然是不会去争取这点对本王来说,连蝇头小利都算不上,却寒了广大将士之心,更会伤了诸位大人之心的小利。”

“所以打好了,功劳还是你们的,所以你尽管放心大胆去打。就算退一万步说,这次真的出师不利的话,所有的罪责也有本王替你担着。你是本王举荐的,若是真到了那个地步,本王至少一个用人不察的罪名,是肯定逃不掉的。”

定河山

看小说,630book。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