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还要纠偏——因为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风等问题,会影响声速。
课本上说声速是340米秒。但实际上,干燥天气和潮湿天气时候,声速是不一样的。
比如标准大气压、正常湿度下,15℃时声速是340米秒;但温度提升到25℃时,声速却能达到346米秒!
利用声速计算物体,6米每秒的差距是很大的。而实际环境更加复杂。
纠偏的计算,几乎占据感知之风计算总量的小半。
然而不同环境下,选择怎样的纠偏参数,就全靠经验了。
经验,如果用大数据技术解释,就是所谓的“AI训练”、“神经网络训练”、“人工智能训练”、建立数据库,等等。
人类的经验,就是这么个东西。
难住刘东的,不是感知之风的理论,恰恰是这种经验的积累。刘东感觉,自己想要感知之风入门,没有三五年的经验积累根本不用想。
那么问题来了,楚飞为什么可以在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掌握感知之风?有什么技巧吗?
可惜,楚飞已经走远了。
刘东不甘心,好不容易打开话匣子,下次再问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当即再次追上,问道,“那个……能问下,有什么学习技巧吗?”
楚飞停下脚步,看着刘东,还有后面在狂奔的郭轩、马文华,等两人到了才说道,“要说有什么技巧,就是背书。
背下感知之风后面的参数列表。
当然,参数列表有点多,但实际上能用到的并不多。你们只要能背下前面50页的参数,基本上就可以应付八成实际情况了。
以三位学长学姐的潜力,一天背五页应该不难。
等背下这五十页参数后,再现实多实践应用一下,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余参数。
如此下来,两个月应该就能掌握感知之风了。”
一天背五页参数?
郭轩、刘东、马文华嘴角抽搐。你知道那一页有多少参数吗?不仅仅是参数,还有计算公式。
郭轩嘟囔一声,“我背过,一周背了两页,第二个周忘了一页半。”
楚飞挠了挠头,“这么难吗?”
三人:“……”
楚飞看三人发呆,再次走远了。心中却微微松了一口气。很好,就要给别人一种过目不忘的错觉。
但话说回来,以楚飞现在的根基,一般的事情真的可以做到过目不忘。至于复杂的事情,用智慧露珠就行了。
来到任务处,竟然看到老同窗——张璇、李洪刚、陆竑。
经过残酷的淘汰后,这三个人终于暂时留存下来,成为培养重点。
但15岁之前无法突破7。75还是会被淘汰。
张璇看到楚飞,有点小兴奋的打招呼。
楚飞好奇,“你们来领任务?你们突破第一极限了?”
张璇点头,“我们三个暂时都卡在第一极限的门槛前。老师建议我们做点任务,活动下,不要学成书呆子。”
楚飞点点头,也明白了。
任务处并不是规定只能突破第一极限、或者第二极限后才可以领任务。实际上,曙光学院是鼓励领取任务的;很多人是在做任务的过程中突破的。
科学知识,是一种应用的知识,只有实际应用后才能度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
不过楚飞看了张璇、李洪刚、陆竑三人一眼,感觉有点怪怪的——以前都是李洪刚站在前面,怎么这次反而站在三人后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