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谨玉心满意足的吃下去才说,&ldo;一看就是包子叔为我准备的,我不怕油腻,哪儿能跟先生一样成天青菜豆腐的。先生,您要是去剃度,当和尚也不会不适应。&rdo;
&ldo;混帐话。&rdo;
&ldo;先生家的厨子真是一流。&rdo;
林谨玉是饿狠了,他自生下来从来没耽误过一顿饭食,一口气喝了两碗芙蓉莲子粥,饽饽点心吃了不少,这还是许子文劝着,让下人赶紧收了桌子,才没继续吃。
包子在公主跟前儿喜笑颜开的汇报工作,&ldo;谨玉少爷一来,根本不用劝,少爷跟着用了一碗粥,两个肉沫烧饼,脸上也带了笑。&rdo;
公主笑道,&ldo;这个谨玉,嘴巴是能说会道,也很有眼力劲儿。论理这样的人也不少,偏他就入了睿卓的眼,或许真是天上的缘份。睿卓就算有了儿子,也不一定有对谨玉的亲厚。&rdo;
&ldo;谨玉少爷三岁的时候就跟着少爷念书了,也是少爷亲手教导着谨玉少爷长大的呢,情分自然不一般。&rdo;包子笑道,&ldo;殿下,咱家二姑娘跟姑爷后天就到京都了,殿下想他们哪天过来给您请安。奴才好让下边儿的人先准备着,两位姑娘、两位姑爷,再有马大人夫妇,也是头一次来,席面儿上肯定要丰盛些的。&rdo;
&ldo;清儿他们夫妻第一日肯定是到马府上,先拜见父母。待他们到了的第二日叫他们过来吧。&rdo;
林黛玉此时遇到了为难事儿,原来陪嫁的几个大丫头都到了年纪,主仆一场,黛玉也不想耽误了她们的年纪,瞅着府里几年年轻的管事,看他们彼此算有情意,就做了媒。只是如今黛玉身子渐为笨重,断省不了人去,便思量着先买几个小丫环,由紫鸢等人带着调教,待明年黛玉生产之后就能上手了,紫鸢等人也将将出嫁。
买下人原是小事,只是也需黛玉亲自看过。这一看,就见到了熟人,原本林黛玉并没有认出来,倒是那丫环含泪忍悲的唤了声,&ldo;林姑娘,您是林姑娘吗?&rdo;
林黛玉皱眉,看着眼前眉目苍白的女孩儿,眼睛扫过眉间那一点胭脂痔,才恍然试探的问,&ldo;香菱,是香菱吗?&rdo;
香菱&ldo;扑通&rdo;便跪下了,嘤嘤泣道,&ldo;林姑娘救救我吧,我会做活,什么活都会干,求林姑娘买下奴婢吧,奴婢当牛做马的报答姑娘。&rdo;
黛玉瞅了紫鸢一眼,紫鸢扶起香菱问,&ldo;香菱姑娘不是在薛家么?怎么会……&rdo;
香菱呜咽道,&ldo;大奶奶在家每日寻隙奴婢是非,打骂吵闹不休,又说奴婢扎小人害她,奴婢冤枉啊,林姑娘,奴婢什么都没做,奴婢不知道……&rdo;说着气噎倒喉,要晕过去一般。
林黛玉最厌薛家人,香菱的身世她偶尔听到过一些,知道薛家大爷曾为买她伤了人命惹了官司。这样想来,香菱也是无亲无依之人,触动心中怜悯,只是如今非常时期,也不敢放她到府里当差。又瞧香菱可怜,即是遇到,倒是有些因缘,远远的送她到庄子里当差,免了她被买来卖去的悲苦,也算是为腹中孩子积善行德了。这样想着,林黛玉就买下了香菱。
因香菱让黛玉思及初来京都寄居荣国府的时光,心中就淡淡地,挑了几个容貌平凡老实十五六的丫头,与人牙子交割毕,黛玉吩咐先将人交与管家调教,扶着紫鸢的手回房了。
紫鸢知黛玉心事,捧了一盅炖好的乌鸡红枣桂圆汤来,笑道,&ldo;奶奶尝尝看,乌鸡是扒了皮炖的,半点儿不油腻的。&rdo;
黛玉只喝了两口就搁下了,紫鸢温声道,&ldo;善恶终有报,看来还是准的,早先薛家在那府里时多张狂呢。他家大姑娘每日规矩礼仪的挂在嘴边儿,仿若比世人都知礼。不知道的还以为薛家有多高明的家教呢,如今倒连通房姨娘都发卖出来了,可见他家日子不大太平,也不怕人笑话呢。也就是奶奶心善,见了香菱丫头不忍心,买了下来,其实就是随她去,谁能说出姑娘的不是呢?&rdo;
&ldo;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已不放在心上了。香菱也不过是个丫头,与她无干。今儿天晚了,明儿派人送她到庄子上领份差事吧。&rdo;黛玉道。
紫鸢笑劝,&ldo;既是奶奶不放心上了,就再多喝两口汤吧,雪雁守着放在火上炖了三个时辰呢,奶奶看她的手艺如今怎样?&rdo;
&ldo;说不过你。&rdo;&039;
林谨玉巧得惧内名
林谨玉回京自然住在家里,许玉琳与他说了些府里的事。
&ldo;昨天大爷差人送回的礼品我见了,已经吩咐库房的管事造帐入库。腊月十二是祖母的寿辰,到时肯定要大办的,我去库里看有一套黑白水晶菩提子挺不错,祖母向来是爱棋的,先留出来日后作寿礼,想必祖母是喜欢的。&rdo;许玉琳笑着捧了盏新挤的新鲜桃汁递给林谨玉,&ldo;还有其他的寿礼,我就一并作主在库里选了。大爷在外头,若看到有什么合适的一并置办了来。&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