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人类的敦煌冯骥才朗诵读 > 第49章(第2页)

第49章(第2页)

曹议金很善于安定政局。在那个时代,权力的拥有者常常使用联姻的方式,结成利益的同盟。曹议金一边娶来西边的回鹘公主为妻,一边将长女嫁给西边的于阗国王李圣天为皇后,这样就给他赢得了丝绸之路长达一百三十年的畅通无阻。直接受益的必然是沙瓜二州,还有他自己。于是,吐蕃的密教内容自然而然从洞窟中淡出,大乘佛教的精神与中原风格的画风又占居主流。

看一看这一时期的洞窟有多少曹家权贵们的画像,就知道曹家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世人都是以供养人的身份进入佛国的一角。客观上却把那个时代人的精神气质、容貌及服装佩饰,留在了画面上。

(第16窟甬道南壁曹议金供养像,第19窟甬道南壁曹元忠供养像、甬道北壁凉国夫人供养像)

在曹氏时期,无论是莫高窟还是榆林窟都大兴土木。单是在榆林窟兴建和重修的洞窟就有二十八个。曹氏的洞窟成了榆林窟的主体。为了适应这样巨大的工程,曹家设立了&ldo;都勾当画院&rdo;。内有画师、画匠、知书手。对洞窟的开凿进行大型规划,并分门别类地进行石窟的建造与制作。

有些画师和画工的形象作为供养人画像,出现在壁画上。这说明画师已经很有地位,画院颇具规模,绘画十分专业化了。

(第35窟画师供养像等)

许多画师既是莫高窟的画工,又是榆林窟的作者。

它的好处是使洞窟艺术走向细致、工整、精湛;它的负面是变得规范和公式化,缺乏艺术上的自由发挥。特别是在重修洞窟时,大都将原先的壁画抹上白灰,重新再画。这样,许多唐代壁画就被盖在下边。至今许多五代和宋代的曹氏壁画下边都有一层极其珍贵的国宝级的唐代壁画,不知怎样才能重见天日!

(一些被五代和宋代重修时覆盖而有迹可寻的唐代壁画)

古代建筑的重修都是使用性的。从来没有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

这是古代的&ldo;建设性破坏&rdo;。值得我们反省。

地处边远的河西的政权,从来不是与中原政权同步的。在大宋王朝开国不过六十年,瓜沙两州就被来自西边一个饶强矫健的民族‐党项族所征服。公元1038年党项人建立大夏国。疆域横跨宁夏、甘肃、陕西、青海、蒙古等地。夏国君主李德明、李元昊都是聪慧过人的国君,他们不仅自己十分崇信佛教,又懂得利用佛教笼络人心和维护政权。于是,敦煌石窟便进入了西夏时代。

(宁夏贺兰拜寺沟西夏遗址、拜寺口西塔,黑水城遗址等)

西夏的洞窟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与时代特点。

搜索一下那些站在墙壁上的供养者及其侍从们。只要是硕大身躯,长圆大脸,肌沉肉垂,一准是西夏人。如果没有这些形象,我们从哪里知道西夏人是何模样?

(第3窟甬道北壁供养人,第29窟南壁东侧供养人及僮仆、南壁西侧女供养人)

还有那些飞奔或飞舞在天上的种种动物,它们分明都是生活中的牲畜,此时躯体两侧却长着巨大的翅膀。西夏人更喜欢他们酷爱的骏马在天上翱翔。有了这些形象,我们便能体会到西夏人心中的自由与浪漫。

(第3窟窟顶南披、北披和西披,第10窟窟顶南披与西披)

西夏人最现实的一面,是在榆林窟第3窟《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这些为了表现菩萨的法力无边而展现的大千世界‐各种劳动场面,各类作坊,五行八作,百工百艺,以及丰富的生产工具,无意中给我们描绘出西夏经济社会的全景。这是舂米。这是酿造。这是锻铁。许多古代的发明创造,都是第一次可视地出现的。

(第3窟东壁南侧《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

最具有绘画价值的是榆林窟第2窟的两幅《水月观音》和榆林窟第3窟的《普贤变》和《文殊变》。这几幅画是典型的中原特征的绘画杰作。在整个敦煌石窟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水月观音》采用工笔重彩的画法。设色以金碧为主。色彩雅丽凝重,形象端庄高古,意境幽远超逸,具有唐代遗风。但在传世的唐代绘画中,已经找不到这样的作品了。可以说,它把消失在中原的绘画风貌一下子迷人地复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