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虽然疑惑可面上却是不显,依然笑的慈祥的看着这位黄先生:&ldo;不知黄先生到来,老身失礼了。&rdo;
张石氏没有行礼,因为她是长辈,而按照石磊刚才那种不清不楚的介绍,多半是石磊同辈的人,所以张石氏不向正和帝行礼倒也说得过去。
正和帝丝毫不在意张石氏行礼不行礼,而是自己带着儿子恭恭敬敬的给张石氏行了半礼:&ldo;小子见过姑奶奶。&rdo;
&ldo;见过老祖宗。&rdo;来之前,正和帝已经交代过皇太子,对这位姑奶奶如何称呼了。
虽然不解为何对这位老妪如此尊崇,但是皇太子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让叫人就叫人。
&ldo;不必多礼,来着是客,这是小石头的三个孩儿,刚才已经厮见过了,还不去见过大哥哥?&rdo;张石氏不是那特别斤斤计较的人,虽然有些皱眉的看着正和帝带着儿子行了半礼,但是看这对父子俩的气度和石磊见了鬼一样的表情,张石氏聪明的没有追问也没有责怪,而是坦然的接受了这半礼,并且顺带的让三个小包子见过人家的娃儿。
&ldo;见过大哥哥。&rdo;三个小包子都很懂事,有些好奇的跟这个一脸大人样的大哥哥见礼。
不过皇太子殿下可没有被萌到,这孩子很成熟稳重的与三个小包子见了礼。
因为是以&ldo;至交好友&rdo;的身份来的,故而他们只能称兄道弟,平辈而论。
&ldo;这是老祖宗给你的见面礼,好孩子,一看就是个富贵无双的面相,黄先生好福气啊。&rdo;张石氏按照正常程序,给了这位黄小公子一柄黄金雕琢的人参缠绕青白色玉石雕塑的玉如意,只有巴掌大小的小把件儿。
不过别看小,却是个好玩物,这东西有个好意头叫&ldo;人生(参)如意,雕工是十分讲究,连那参须子都一丝不乱。
皇太子有些呆愣,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这么接礼物,以往可都是送到东宫去的,很少有人递到他面前,更何况是这么一个形式。
&rdo;还不快谢谢老祖宗?&ldo;正和帝亲切的摸了摸皇太子的头顶,他儿子跟他一样,其实心里都很新鲜这种方式。
&rdo;谢谢老祖宗!&ldo;皇太子很有礼貌的接了过来,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小东西,拿在手里把玩了半天都没舍得放起来。
&rdo;这东西倒是很特别,不知姑奶奶可否说一下寓意?&ldo;正和帝也是一眼就看出这东西是个好玩意儿,就是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说法儿,貌似京里没有这样把玩的小物件儿。
&rdo;这个呀,也不怪你不认识,在西北那边可有名了。&ldo;张石氏就将这个小物件儿的说法给正和帝说了一遍,最后夸奖道:&rdo;老身只是看着这小娃儿面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真真是个好福气的样貌,就不自觉的将这小东西送给他了。&ldo;
张石氏的眼光的确是不错,老太太只是觉得这对父子不论是气势还是长相,都是人中龙凤样儿,想必也是非富即贵的人家,但是刚才小石头在介绍的时候,什么都没点明,也不说家世更不说官职之类的,张石氏就知道若不是忌讳莫深,就是不便多说,所以老太太很巧妙的不去询问这类敏感问题,而是拿了个小把件儿出来,权当是给自家结个善缘了,而且这娃儿也的确是福气多多的样子。
&rdo;果然好寓意!&ldo;正和帝一听更高兴了,笑的好不高兴的样子,还跟石磊打了个眼色什么的,乍一看还以为他们感情多默契似的。
他笑了别人也都跟着开心了,就剩下石磊在一边想偷偷的擦汗。
话说这么对皇帝和皇太子,真的没问题吗?
可是这个时候,别的也顾不得了,以前正和帝还能夜访,不出现在人前,这次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想要浮出水面展露人前了,尤其是在这要命的时候,非要跟自己表现的那么亲热做什么?这都笑着笑着都快要倚到自己身上了好不好!
&rdo;那个,姑奶奶,黄先生今天在这里用午膳,不需要特别准备,就平时那样儿就成。&ldo;石磊硬着头皮跟张石氏道,其实他也不想让这人留下吃饭,因为他觉得他会食不饱吃不香。
可是人家都到家门口来了,不让人吃一口也不行,就只能这样将就一下吧,等他发现东西不好吃,自然会败退。
张石氏一愣:&rdo;这是怎么说的?&ldo;
府上即使节俭习惯了,也不至于连一顿像样的招呼客人的饭菜都做不出来吧?还给人家吃大锅饭?
以前自己没出门的时候,也很喜欢吃大锅饭,觉得人多吃饭香,所以那个时候府里的确是没事儿的时候,大家一锅吃饭,可是有客人的时候,就得让小厨房的人单做一席出来待客。
&rdo;是黄先生自己要吃的。&ldo;石磊委委屈屈的看着张石氏,才不是他故意的,是这人自己坚持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