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贪生怕死也好,准将同志也是明白的,就算逃回去了,也只能死在军事法庭上。与其那样让家族蒙羞,不如在这里拼死一搏,就算真的牺牲了,至少还可以混个英雄当当。
不得不说,印度的种姓制度,居然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哪怕那么一点点的积极作用。
不过对于战事来说,这样的帮助意义不大、
辛格在听到第5装甲旅遭到巴军的突袭,以及位于伯尼哈尔的己方防御阵地遭到巴基斯坦重型流弹炮轰击的报告后,当即大惊失色。
在第一阶段结束后,负责执行轰炸任务的攻击战斗机飞行队全部都已经返航了。而现在,辛格只知道,他的头上只有挂满了空战装备为自己的部队提供空中保护的幻影iii。
虽然幻影iii也可以充当轰炸机来用,可是那也要看装的是什么装备,没有重磅炸弹,难道要用空对空导弹来攻击地面军事单位吗?
至于说吩咐部队紧急更换装备,时间上根本来不急,前后至少要两个小时,那个时候,估计整个山头都被炸平了。
没有办法。辛格现在只能勉为其难。再向总指挥部提出空中支援的请求,让总部派出攻击机飞行大队,去轰炸巴军位于山体另外一侧的重炮阵地。
只不过,空中支援最快也要30分钟能赶到,而他的部下却只能在山上任由巴基斯坦的203毫米大炮蹂躏半个小时。
毫无疑问,伤亡惨重简直是必然的结果了。
还有被堵在山道上的那群倒霉孩子,一群遭到火箭弹袭击的机械化装甲部队,他们甚至还没有发现是从哪个方位发射过来的反坦火箭弹。
到了现在,辛格就算再傻也反应过来了,放弃伯尼哈尔山口根本就是巴基斯坦军故意设下的一个圈套。可怜自己还高高兴地一头扎了进去。
以至于,最精锐的步兵团和两个被寄予厚望的精英装甲旅,全都被这个圈套给困住了。没有其他的方法了,辛格现在只能向总部要求空中支援。
同时。他还要下达命令,让第5装甲旅已经通过的部队就地结阵自保,以坦克车作为防御圈的外围,防止被巴军偷袭。
要是所有的装甲部队都被卡在山道里,那样对于整体的西线战局来说,就实在是太危险了。缺少了这些机械化单位,位于平原战场,印军将是任人宰杀的羔羊。
而巴基斯坦方面发起的火炮攻击,在进行了二十分钟后就马上结束了,由于弹药都需要外购。所以巴军的弹药基数也比较窘迫,不敢敞开了打。
但是从战术上来看,这次的炮击的战果是十分喜人的。
不仅呆在伯尼哈尔山坡阵地两侧的印军遭到了炮击,就连在简陋的山路上缓缓通行山印军第5装甲旅也大多遭到了重炮和反坦克火箭弹的袭击。
因为是在山路上,没有可以快速机动的空间,坦克反而成了最好的靶子。在此之前,巴军就已经调整好了相应的射击诸元,简直是把枪口按在对方坦克的脑壳上猛敲。
印军的坦克像一个个可怜的铁皮罐头,在巴军这种暴力的开罐方式下,损失了二十几辆m60。而负责在山上阵地驻守的准将同志。以及他所统领的步兵团,其损失更让人惨不忍睹。
由于时间仓促,印军的步兵还没有来得及构筑抵御火炮袭击的坑道工事,而巴军也似乎早有预谋,坑道挖得跟茅坑似的。连一条宠物狗都塞不下,更别说大活人了。
在这样的“平坦”地形下遭受榴弹炮的轰击。可想而知,破片的伤害在密集的步兵集群中,被无限放大。
挤在一起的步兵队伍死伤惨重,士气也跌落到了低谷。
而印度方面,他们原本的的炮火准备又把原先巴基斯坦方面留下的那些简易工事给破坏得七七八八。
上山的这3个步兵团,可以说几乎是在没有有效的任何防御措施下。任由巴基斯坦军203毫米和155毫米炮弹“洗刷”。
仅仅二十分钟,躺在地上的人就已经超过了一半,其中绝大部分的印军士兵都在在这次炮击中直接阵亡,另外还有超过两成的士兵受了重伤,就算治好了也是残废。
这短短的二十分钟,巴军的火炮击所造成的伤亡,就超过了开战以来印军其他伤亡数字的总和,位于山体上的三个印军步兵团,已经可以说是失去继续战斗的能力了。
而印军的空中支援,在半个小时后才堪堪赶到,这时候,巴基斯坦方面的火炮攻击已经停止超过了十分钟。
在火炮牵引车的拖拽下,炮兵阵地早就迅速地向着五公里外的密林处转移了。而印军总部派出的那40架“美洲虎”攻击机,在向着巴基斯坦境内北侧大约13公里的地方追击过去。
印军的飞行中队在山体的一处高地上,发现了巴军设置的一处炮兵阵地,随即对这里发起轰炸。
但等到地面部队跑来确认的时候,才发现被炸掉的是一些充气道具和木头架子,连士兵都是稻草人充任。
真正的巴基斯坦炮兵部队,早就已经完成了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