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印度人想的完全不同,这次的攻击只不过是一次佯攻,其战术目的就是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的行动,让另一支轻型快速反应师可以对印军身后的穿插。
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就是这么一计障眼法,就吸引了印军的注意力。
当印度人自以为成功的“反击”了来袭“巴军”的进攻,并且还开始大规模反攻的时候,印军指挥官的目光也全都放在了“节节败退”的这一支“巴军”部队上面。
印度人还完全没有意识到现在危险正在降临,在以此地为中心的西北方向上,距离大概是20公里左右的地方,出现了一支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
大量的装甲战兽,以攻击阵型飞速行驶着,悄无声息的绕过了印军的第一线装甲部队,而是直直朝着西南方向80公里外的印军左翼集群呼啸而去。
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奔驰在平坦的地面上,这些就是援巴志愿军的主力部队,也是真正的攻击锋面,目标直指印军的左翼战斗集群。
因为南亚大陆已经太久没有出现过战争了,所以他们的军官,在战术思想上也跟不上新的节奏。再说了,印度本身的民族特性,就不适合战争。
印军士兵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发起了对巴军阵地的大规模反攻,更是因为连日来所受的闷气,现在也是动了火气。一股脑的朝着对方的阵地涌上去。
哪曾料到。那些被他们认为是战斗力低下的“巴军”进攻部队,仅仅是后撤了几公里之后就停住脚步,转身与印军交起火来。
而且,印度人还发现这些“巴军”突然变得十分厉害,完全不是以前遇到的那种比自己还菜的菜鸟。
印军第一梯队阵型,直接投入反攻的机械化装甲部队,一时之间,居然难以突破敌人的阵地防线,反倒是因为敌人的猛烈反击而损失了不少的m60坦克。
甚至在交火之后,第一梯队的前锋坦克营直接败退下来。被人打得抱头鼠窜。
这样的结果,让印军中路军的指挥官是更加的恼怒:你说遭到巴军的反扑倒也罢了,可为毛麾下最被看好的机械化装甲部队,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还没到一刻钟。就被战斗力低下的“巴军”给击退了,并且还退得如此狼狈,真是让人气恼。而盛怒之下,印军指挥官直接撤了两个前锋装甲营营长的职务,随后更是下了死命令,让地面部队发起全力进攻。
这一次,印军指挥官也是豁出去了,他严令部下,要求在拂晓之前必须推进到敌人防线上,甚至提出要全歼巴军先期投入进攻的那两个轻型机械化步兵团。
现在可以说是前仇旧恨。一股脑地涌上心间,从开战的最初阶段,印军就一路的围追堵截,但却没有能够全数歼灭那些在路上不断地给自己制造麻烦的巴军炮兵部。
还有那些把己方空军打得不敢上前线的防空导弹车,本来就是一肚子火气,却不想“巴军”竟然还敢来捋自己的虎须,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假若不全歼这两个嚣张跋扈的巴军陆军团,不足以消印军指挥官的心头之恨。现在,怒火完已经全冲昏了印度人的头脑,他们只是一心想要围剿这些恼人的敌军。
至于能否突破敌人的防线。反倒是不那么不重要的事情了,而其他的问题更是不放在心上,包括落在后边的友军部队在内。
在印度的机械化装甲师遭到阻击的这个时候,位于中段的印军机械化步兵师,师部指挥官也接到了前方一位少将发来的急电。内容无非是十万火急,请求增援这样的字句。
实际上。两支部队间相距不过才2公里,就算是走路,也只要半个小时。
而这位印军第37师的师长,他早就知道前方坦克师遭到巴军袭击的这一情况了。只不过,他还是没有深刻的意识到,前方友军坦克师正在遭受的居然是一面倒的屠杀。
一般来说,装甲部队的防御优势如此明显,五路如何都能支持一个小时以上。甚至因为机动性的优势,即使打不过,还不能跑嘛。
而在队伍中段的这三个印军步兵师里头,作战素养最高的还的第27师。可即便是这个印军最为精锐的步兵师,在志愿军雷霆般的扫荡之下,也没有能能够做出迅速应对和抵抗,直接被击溃。
更何况是单兵素质比27师还要差得多的装甲师?
因为经常坐在坦克里,坦克师的士兵在心理承受能力上反而不如经常需要冲锋陷阵的步兵,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技术兵种不是可以随意消耗的炮灰,更值钱一些。
而印军装甲师的指挥官也立刻发布命令,让自己的部队准备战斗,可是离27师最为接近的整编步兵团,也用了将近半个小时才从行军状态转换成为作战状态。
在这里,印军的训练不足有体现出来,很多战术阵型的转变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