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黄色的戈壁滩,
一望无垠,
红日从地平线上一点点爬起来,就感觉这世界波澜壮阔。
再烦扰的事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都变得平平无奇。
陆晴晴跟一众科研人员在地下指挥所,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的看着头顶的时钟,
滴答滴答!
前排有带着耳麦播报时间的工作人员,
“各单位注意,离点火时间还有7分钟,倾倒过氧化氢溶液……”
指挥所只能听见前排工作人员有条不紊的指挥。
后排站着许松,蒋英,陆晴晴,齐兵……
许松眼眶湿漉,
听着工作人员的汇报声,仿佛看到了科研人员无数个日夜翻译资料,计算数据,进入实践后,更是困难接踵而来。
发射中心在戈壁滩上,生活困难,
这里食物短缺,没有蔬菜,没有水果,甚至连温饱都得不到保证。
他们不但要跟数据跟图纸做斗争,
还要跟自己的身体极限做斗争。
齐总工当初来的时候就患上了痢疾,拉了七天七夜,还是上面强制从基地将人扛走,才保住了齐兵的命。
也有研究员患上了夜盲症,到现在晚上仍然看不见东西。
他们为着心中的信念,克服从从困难。
为的就是今天,在这西北蛮荒之地的靶场上,将他们的希望送上天空。
蒋英今天穿上了自己当初扛枪的作战服,一身抖擞,勋章都挂满了整个胸膛。
他是负责运输此次华夏一号的军官。
他知道能把华夏一号送到戈壁滩有多艰难。
为了将合金钢做成的导弹运输到发射台测试,他将自己招待所里面的木床拆了,用作稳定配气箱。
当时运输过程中,发动机配件损坏,他指挥人将柳条编织推进器能量转换的一个组件。
还用黄泥做了陀螺仪。
付出太多,
齐兵看着前方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忍不住地热泪盈眶。
“最后三分钟准备。”
工作人员激动的手都在颤抖。
这时候,穿着整齐,负责整个地下指挥所的研究员跑过来,
“首长,一切准备就绪,是否准备点火。”
许松点头,伴随着一声铿锵有力的,“点火!”
整个指挥所安静的落针可闻。
“10,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