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的书长期无法在大陆出版,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1999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才突破禁忌,出版发行;也正因为这样,大陆上的学者才会说:&ot;对他的关于鲁迅的评论,国内学术界多持批判态度&ot;3。
要探讨鲁迅的内心世界,不能不探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他认为鲁迅笔下的人物也有鲁迅自己的影子,他曾当着鲁迅的面说:&ot;你是写《阿0正传》的人,这其间,也有着你自己的影子,因为你自己也是中国人。&ot;曹聚仁强调&ot;说鲁迅是阿0,也并不损失鲁迅的光辉,他毕竟是创造阿0的人&ot;4。曹聚
仁认为鲁迅笔下&ot;勾画得最成功的是孔乙己&ot;5,而不是阿0,连阿0都有孔乙己的影子。曹聚仁说,依我看来,连他所写的阿0,虽说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画一个并不圓的圆圈,都是十足的孔乙己腔调。&ot;6
曹聚仁还特别重视短篇小说《在酒楼上》,他指出:&ot;鲁迅小说,有一篇题
12曹聚仁《鲁迅评传》,第20章,东西文化事业公司版。
3潘亚暾、汪义生合著《香港文学概观》,第15章,及《香港文学史》第4章。45曹聚仁《鲁迅评传》,第23章,东西文化事业公司版。6曹聚仁《鲁迅评传》,第20章,东西文化事业公司版。
为《在酒楼上》的,那是笔者所最喜欢的。他所写的吕纬甫就活跃在我们的跟前。这是很明显的范爱农的影子。可是,我们这么想,以为其中所写的故事,
乃是范爱农的,那就错误了(很多谈鲁迅的,都有这一类的错误〉。据周作人的追记,小说中的&39;小兄弟,,乃是鲁迅自己的;吕纬甫虽以范爱农为蓝本,骨子却是鲁迅自己的,连吕纬甫的意识形态,也是鲁迅自己的写照。&ot;1
曹聚仁认为鲁迅&ot;嫌恶中国人,咒诅中囯人,然而他自己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人,他的作品满熏着中国的土气,他可以说是眼前我们唯一的乡土艺术家,他毕竟是中囯的儿子……至于他的讽刺呢,我以为讽刺家和理想家,原来是一个东西的表里两面&ot;2。
持论较公允
鲁迅跟同时代的文人有许多恩恩怨怨,这些恩怨大都反映在他的杂文里。鲁迅词锋厉害,杀伤力甚强,许多同时代人都被杀得满颈是血。也正因为这样,苏雪林才骂鲁迅是&ot;含血喷人,无所不用其极&ot;3。而曹聚仁也不偏袒鲁迅,保持持平之论,率先在传记上说鲁迅有&ot;绍兴师爷的脾气&ot;,指出鲁迅也有偏激的一面,既还鲁迅的本来面貌,也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曹聚仁在《鲁迅评传》里说:&ot;笔者特别要提请读者注意,并不是鲁迅所骂的都是坏人,如陈源(西滢;)、徐志摩、梁实秋,都是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学问也
很渊博,文笔也很不错,而且很谦虛的。有人看了鲁迅的文章,因而把陈西滢、梁实秋看作十恶不赦的四凶,也是太天真了的。在鲁迅的笔下,顾颉刚是
十足的小人,连他的考证也不足道。其实,顾颉刚也是笃学君子,做考证十分认真。比之鲁迅,只能说各有所长,不必相轻。&ot;4
陈源、徐志摩、梁实秋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也是不容置疑的;顾颉刚的考古成果,也早巳得到充
分的肯定,他绝不是如《故事新编》里把大禹考证成一条虫的糊涂蛋。陈源、
14曹聚仁《鲁迅评传》,第23章,东西文化事业公司版。
曹聚仁《鲁迅评传》,第20章,东西文化事业公司版。
转引自《鲁迅评传》,第17章。
鲁迅评传
徐志摩、梁实秋等在港、台不把鲁迅当神的地区,仍享有崇高的地位,对他们与鲁迅的论争也还能作出冷静的分析。但在大陆从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些曾被鲁迅骂过的作家学者都遭到彻底否定。二十世纪中叶,曹聚仁能够在《鲁迅评传》中说出上述那番持平公允的话,实在难能可贵。
《鲁迅评传》的成就与价值
曹聚仁的《鲁迅评传》出版后,甚获好评,周作人致函曹聚仁说:&ot;鲁迅评
传,现在重读一遍,觉得很有兴味,与一般的单调书不同,其中特见尤为不少,以谈文艺观及政治观为尤佳,云其意见根本是&39;虛无主义,的,正是十分正确。
因为尊著不当他是&39;神,看待,所以能够如此。尊书引法朗士一节话,正是十分沉痛。常见艺术家所画的许多像,皆只代表他多疑善怒一方面,没有写出他平时好的一面,皆由作者皆未见过鲁迅,全是暗中摸索,但亦由其本有戏剧性的一面,故所见到的只是这一边也。&ot;1
居港的三十年代老作家李辉英说:&ot;曹聚仁先生写这部评传是因三十年代初期和鲁迅的来往还很密切,对鲁迅只消察言观色,就是上好的材料了直到今天为止,可以大胆地说,还没有任何鲁迅传,超过曹著这一部&ot;2。何止五十年代没有一部鲁迅传超过曹著,即使是四五十年后的今天,也仍然没有任何一部鲁迅传能超过曹聚仁的这一部。另一位中囯新文学史作者司马长风先生说:&ot;曹聚仁生前,我对他没有一点好印象,他一九五〇年自大陆来港在《星岛日报》发表的《南来记》,使人倒胃口&ot;,可是自读了《鲁迅评传》后他对曹聚仁的看法大为改观:&ot;起初,我也不存奢望,只想从中找点新的材料,可是打开读下去,使我立刻敛气改容。他在书中屡次自称为&39;史家,,隐然透露他生平自负所在。读完《鲁迅评传》,我不禁同意他确实是一个及格的史家&ot;3。岂止司马长风先生因《鲁迅评传》而改变对曹聚仁的看法,笔者
123
,、
卢
曹聚仁《鲁迅的一生》,第321页,台北:新潮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12月初版。《鲁迅评传,跋》,香港:世界出版社,1956年初版。
转引丁淼《我所识的卅年代作家》,第121页,香港:文化互助出版社,1983年8月
、、化
也是因为读了《鲁迅评传》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不是靠唱赞歌而混饭吃的&ot;无耻文人&ot;,对他产生了敬意,也正因此而对他晚年的遭遇感到心酸。
古远清说:&ot;曹聚仁的鲁迅研究尽管有谬托知己的失误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他的研究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ot;1何处&ot;谬托知己&ot;?何处&ot;不尽如人意&ot;?古远清语焉不详,实际只是为了寻找缺点而强说&ot;失误&ot;,是不足以取信的。
笔者认为《鲁迅评传》不仅是曹聚仁居港期间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他一生四千万字的著作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倘若他不写这部书,而只写《北行小语》之类,那他在港二十二年就白住了。曹聚仁的《鲁迅评传》不仅对他个人极其重要,对香港也很重要,因为它是香港五十年代最重要的一部传记文学。假如没有曹著《鲁迅评传》,那么五十年代就只剩下金雄白、周佛海、陈公博之流的汉奸翻案&ot;回忆录&ot;了,整个五十年代香港的传记文学,都会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