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雪冷血热 杨效康 > 第379章(第1页)

第379章(第1页)

六十多年了也没回来,可你能说那&ldo;大日本帝国&rdo;已经一点儿气儿也没了吗?每年的&ldo;终战日&rdo;,那些在靖国神社前列队的&ldo;皇军&rdo;,外面那些吹打着战时军乐的宣传车,叫唤出来和没叫唤出来的都是什么?还有没完没了的&ldo;教科书事件&rdo;,还有日本政要的不断&ldo;失言&rdo;,还有新世纪伊始,那个叫小泉纯一郎的人,为什么能够当上日本首相?

《东京新闻》的社论最后说:

&ldo;时代的潮流&rdo;将转向何方?警惕重新走上战争的道路是过虑了吗?

汶川大地震,日本搜救队是第一个赶到震区的外国救援队,也是新中国历史上迎来的第一支国际救援队。在那些特别容易哽咽、落泪的日子,在荧光屏上看到日本救援队员分列两行,向被他们从废墟下搜挖出来的一对母女的遗体默哀时,我被感动了。

那是一个二十七岁的母亲,和她的来到这个世界才75天的女儿。可平顶山惨案中的那些死难者呢?那在母亲逐渐冷去的胸前拱爬着、吸吮着,被叫做&ldo;鬼子&rdo;的东西用刺刀挑起来,在空中划了道抛物线的孩子呢?

不知道各个年龄段的国人,看到这个电视镜头会作何感想。对于正在修改本书的人,一下子想到平顶山&ldo;照相&rdo;、老黑沟&ldo;杀大沟&rdo;、桓仁&ldo;填大江&rdo;等,实在是太自然太平常的了。

中国人忘不了1945年前的百余年的近现代史,尤其忘不了与这个邻居一衣带血的历史。有人说&ldo;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rdo;。我真想在记住历史时,记住的是恩爱,可事实呢?谁能说美国人记住了&ldo;9&iddot;11&rdo;,犹太人记住了纳粹德国,就能忘了仇恨?而且对于我们来说,问题的实质还在于那些叫&ldo;右翼&rdo;的日本人的鼓噪,又在警示着什么?

而《东京新闻》注意到,自日本救援队出现在汶川的废墟上后,平时总是相互激烈攻击的两国互联网上,也出现了对中国的同情和对日本的感谢。有报纸评说:&ldo;中日国民感情慢慢升温。&rdo;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融当然也是如此。比如好几个国家的军机都运来抗震救灾物资,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飞机为什么没来?因为日本是与众不同的。历史是道坎。

问题在于发展苗头,就像个病人,病情很重,但在好转,而且都在小心呵护,就有希望。

那就借用当了不到一年日本首相的福田康夫的名字,祝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幸福地发展下去。

但是,谁能担保什么时候不会再出个&ldo;大泉纯二郎&rdo;什么的呢?

笔者从未出过国,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当首选日本,去实际感受一下,听听日本人怎样谈说昨天、今天、明天。

而在这里,我想问问日本右翼:中国、朝鲜、韩国是受日本侵害最重的国家,菲律宾、印尼、越南等国也深受其害,日本自己也有300多万人丧生,难道这不是事实,还不够吗?扑向广岛、长崎的&ldo;小男孩&rdo;、&ldo;胖子&rdo;,难道是什么不明飞行物吗?那是人类的第一次,难道不应该是最后一次吗?

和平对谁都是幸福、美好的。

完乎?丸乎?

日本,走好!

中国的主题词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为,应把太平洋战争的,追溯到&ldo;九一八&rdo;事变。

珍珠港是&ldo;事件&rdo;,诺门罕是&ldo;事件&rdo;,张鼓峰是&ldo;事件&rdo;,怎么轮到&ldo;九一八&rdo;就成了&ldo;事变&rdo;,就弄出了个&ldo;满洲国&rdo;?

珍珠港抵抗了,诺门罕、张鼓峰抵抗了,&ldo;九一八&rdo;为什么不抵抗?因为力量弱。为什么弱?从人口到国土面积,中国从来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之一,这又&ldo;弱&rdo;又&ldo;大&rdo;是怎么回事儿?连得上吗?

真的,古今中外,有&ldo;弱大&rdo;这个词吗?

可那时的中国,不就是弱大吗?

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崛起,不知道中国的封建社会还能走多远。到了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无论中国的gdp在全球总量中占多少,从此就开始没完没了地签订耻辱的条约。

1853年,同样的命运也落到日本头上。美国动用了14的海上力量,在佩里准将率领下进军日本,迫使日本低头。问题在于对比中国弱小的日本来说,这并不是结果。面对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日本成了人类大学堂里最好的学生,迅速强大起来,随即开始了与周边国家一衣带血的历史。

本书写到这里,正看电视的妻子突然叫了声&ldo;阿信&rdo;‐‐荧光屏上又出现了国人二十多年前已经熟悉的日本电视剧《阿信》。

从挨打受辱,到自食其果,日本两次都迅速崛起了。

比之亚洲一些国家的愤怒和警惕,俄罗斯、美国对日本右翼的劣行,似乎并未怎么往心里去。除了受害程度不同,美国与日本的特殊关系外,还有什么原因?日本为什么那么在意美国说什么?

诺门罕,蒙语意为&ldo;和平&rdo;。苏联知道东线需要和平,也有能力让它和平。苏军的空地火力,特别是大草原上那滚滚而来的坦克群,那种钢铁与技术的摧毁力,让崇尚&ldo;白兵主义&rdo;的武士惊骇不已。自日俄战争后就以胜利者的架势遥望北方的鬼子,没讨到便宜不说,还被打歪了嘴巴。待到正式开战,就满地找牙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