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郑天挺《南迁岁月‐‐我在联大的八年》,载《联大岁月与边疆人文》,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0、12]罗常培《七七事变后北大的残局》,载《北大旧事》,陈平原夏晓虹编,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11]《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钱穆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13]《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上),第18页,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14、15]《冯友兰自述》,冯友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6]单士元《中国营造学社的回忆》,载《中国科技史料》1980年2期。
[17、19、21]《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费慰梅著,成寒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18、20]梁从诫《北总布胡同三号‐‐童年琐忆》,载《不重合的圈‐梁从诫文化随笔》,梁从诫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22]清华学校的建立要追述到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又称&ldo;庚子之变&rdo;。这一号称&ldo;扶清灭洋&rdo;的运动,在慈禧太后暗中唆使鼓动下,导致中国境内许多外国传教士被杀,教堂被焚毁。最后的结果是,八国联军(德、英、法、美、俄、日、意、奥)纠集在一起向大清国发动战争,并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率王公大臣仓皇出逃西安避难。1901年(辛丑),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ldo;辛丑条约&rdo;,赔偿八个国家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年息四厘,分39年付清),其中美国分赃三千二百多万两。七年以后(1908年),美国国会认为中国的&ldo;庚子赔款&rdo;,美国索取&ldo;实属过多&rdo;,从而通过了把&ldo;额外&rdo;赔款逐年退还中国以选派学生赴美留学的议案,俗称&ldo;退款办学&rdo;案。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二十三日,外务部、学务部以&ldo;会奏收还美国赔款遣派学生赴美留学办法折&rdo;上奏朝廷。说:&ldo;此项赔款,业于宣统元年正月起,按照议定减收数目逐月摊还,在彼既已实行,则选派学生一事,在我自应举办,以昭大信。&rdo;
于是,这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ldo;游美学务处&rdo;,负责选派留美学生和筹建&ldo;游美肄业馆&rdo;。同年8月,外务部和学务部一同奏准,由内务部把北京西北郊圆明园旁一座荒芜的皇家花园‐‐清华园拨给游美学务处修缮使用。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迁入清华园,并将校名定为清华学堂。4月29日(旧历四月初一),清华学堂正式开学,清华历史由此开始(此前以&ldo;游美学务处&rdo;名义已输送三批学生赴美,梅贻琦、胡适分别为第一、二期赴美留学生。)。后来,学校把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校庆日。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但办学宗旨、学制、课程设置并未变动,仍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因而1914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并到清华学校参观后,&ldo;给了一个批评,就是:清华学校恰像一个由美国移植到中国来了的大学校。&rdo;(邱椿《清华教育政策的进步》,载《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清华大学出版社。)
[23]吴宓《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载《清华周刊》第351期,1925年9月18日。
[24]蓝文徵《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始末》,载台北《清华校友通讯》,新32期,1970年4月29日。
[25]吴宓(1894‐‐1978),字雨生,又字雨僧,陕西泾阳人。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17年赴美留学,初进弗吉尼亚大学,后转入哈佛大学,获学士学位,继入哈佛研究院,师从新人文主义美学大师白壁德(irvg
babbitt,1865‐1933)攻研哲学,1921年获硕士学位。当此之时,与其在哈佛共读并友善者,还有中国的陈寅恪、汤用彤等,因吴、陈、汤三人学业成绩超群,故有&ldo;哈佛三杰&rdo;或&ldo;三剑客&rdo;之称。至于这顶帽子是别人给戴上还是自己扣到头上,似无确切的说法,但三人作为一个优秀的小群体为众生所瞩目,当是不争的事实。当时在哈佛就读且与&ldo;三杰&rdo;友善者,还有陈寅恪的表弟俞大维,以及梅光迪、张鑫海、林语堂、楼光来、顾泰来等人,此等人物大都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归国后在学术界成为呼风唤雨的人物。
1919年10月,梅光迪受南开大学之聘归国任教,一年后受他的同学好友、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的哲学博士、时任东南大学副校长兼文理科主任刘伯明邀请,转赴南京高师兼东南大学任英国文学教授。1921年7月,吴宓受梅氏举荐,回国出任东南大学西洋文学教授,讲授&ldo;中西诗之比较&rdo;等课程,自此开中国比较文学先河。按当时规定,清华留美公费生为五年学制,吴宓本应继续学习深造,一举拿下博士学位,可他经不住梅氏的蛊惑,还是决定提前归国了。按吴宓的女儿吴学昭的说法,&ldo;他实在是太关心中国文化的命运了,迫不及待地回国参加弘扬民族文化、沟通中西文明的战斗。&rdo;(《吴宓与陈寅恪》,吴学昭,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也就在这一年9月,陈寅恪离美,进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及东方古文字学。吴宓回到国内至上海两周后的1921年8月,即与陈心一女士结婚,自此开始在起伏跌荡、飞转升腾的爱情与婚姻旋涡中打起滚儿来。1922年初,吴宓同刘伯明、梅光迪、胡先骕等一帮志同道合的留美学者共同创办《学衡》杂志,吴出任总编辑,这个文化团体,时人称之为&ldo;学衡派&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