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范文澜《看看胡适的&ldo;历史的态度&rdo;和&ldo;科学的方法&rdo;》,载《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
[23]李长之《胡适的思想面貌和国故整理》,载《胡适思想批判》,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出版。
[24]《师门五年记&iddot;胡适琐记》,罗尔纲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胡适对罗尔纲的栽培,可谓充满了挚诚并付出了心血,但胡适从不以此沾沾自喜或居功自傲,正如他在《师门辱教记》序言中所说:&ldo;如果我有什么帮助他(罗)的地方,我不过随时唤醒他特别注意:这种不苟且的习惯是需要自觉的监督的。偶然一点不留意,偶然松懈一点,就会出学习漏洞,就会闹笑话。&rdo;胡氏的提醒,应该说不仅是对罗尔纲一人。&ldo;不苟且&rdo;三个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谈何容易。几年和十几年后,学界那些&ldo;我的朋友&rdo;知识分子,在经过三番五次的&ldo;洗澡&rdo;后,几乎全面倒伏,一个个走上了&ldo;苟且&rdo;之路。在这条路上所发生的不只是&ldo;漏洞&rdo;和&ldo;笑话&rdo;,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叹息与悲怆情怀,即便如罗尔纲这样一个平生以&ldo;不苟且&rdo;自励的学者,面对胡思杜的公开声明和胡适的朋友、学生与亲人纷纷与之划分界线的新的大背景下,也产生了&ldo;苟且&rdo;的念头并且&ldo;有所为&rdo;。可以说,罗尔纲当时的想法和做法是有违&ldo;不苟且&rdo;的师教的,而在过后的回忆文章中仍作如是言,颇有为自己开脱的意味。当然,在当时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要做到&ldo;不苟且&rdo;是大不易的。这个&ldo;大不易&rdo;绝不逊色于胡适所说的&ldo;抗战不易&rdo;。在那样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欲&ldo;苟且&rdo;尚且不易,何况&ldo;不苟且&rdo;乎?诚如史家唐德刚言:&ldo;个人的行为原只是沧海之一粟,在社会行为的整体中,只是随波逐流,奚足臧否?&rdo;(《胡适自述》第8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南渡北归:离别(第三章短兵相接)注释(3)
[25、26、27、28、29、30、31]《师门五年记》,罗尔纲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32]《师门五年记》,罗尔纲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据该书附1958年12月7日胡适写的&ldo;后记&rdo;,说:&ldo;尔纲这本自传是1945年修改了交给卢吉忱的。后来吉忱要我写一篇短序,我的序是1948年8月才写的。可能是我的序把这书的付印耽误了。1948年8月以后,吉忱就没有印这书的机会了。1952年我在台北,问吉忱取得此书的修改稿本。1953年我去美国,就把这稿子带了去。如今吉忱去世已好几年了。尔纲和我两人,成了&lso;隔世&rso;的人已近10年了。这几年里,朋友看见这稿子的,都劝我把他印出来。我今年回国,又把这稿子带回来了。我现在自己出钱把这个小册子印出来,不作卖品,只作赠送朋友之用。&rdo;
罗尔纲在该书所附的《关于〈师门五年记〉》中说道:&ldo;他(胡适)于1958年12月17日,在台北过68岁生日,和北京大学成立60周年的校庆纪念日,在12月7日晨把《师门辱教记》书名改为《师门五年记》,写了篇后记,亲题了书名,赶着付印,以为十日后作对贺寿人的回礼之用。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958年,68岁12月谱记:……在这个聚餐会上致词的,有梅贻琦、黄建中、陈大齐、朱家骅、王世杰、罗家伦等人。聚餐前全体校友向胡博士三鞠躬贺寿,会后同学会上向胡氏赠送织锦签名祝寿册。胡氏回赠校友每人一本《师门五年记》。&rdo;
又,据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1962年2月24日记:&ldo;下午一时与出席院士共同午餐。……饭后回到住宅。……四点十分,先生起床了。……胡颂平……问:&lso;吴健雄是中国公学的同学,送她一本《中国公学校史》吗?&rso;先生说:&lso;好的,你送她一本。午饭时,我和他们谈起《师门五年记》;他们从外国回来的四位院士。也送他们每人一本。&rdo;胡颂平提到的四位院士是吴大猷、吴健雄、袁家骝、刘大中。这天下午五时,胡适宴请院士酒会。致辞完毕,心脏病突发,倒地不起,当场去世。
[33、34]罗尔纲《两个人生》,载《光明日报》,1955年5月4日。
[35]任继愈《论胡适在禅宗史研究中的谬误》,载《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
[36]夏鼐所言即殷墟发掘早期著名的&ldo;殷墟漂没说&rdo;,因李济、董作宾等发掘人员当时缺乏对殷墟地层,也就是考古学上所说的层位学的充分认识,把发掘出土的宫殿旧址当成是洪水冲击留下的痕迹,这个错误直到梁思永加盟之后,才有了正确的识别并改正过来。
[37]徐苹芳《批判我的&ldo;白专道路&rdo;》,载《考古通讯》,1958年10期。
[37]王家楫《批判我的旧思想》,载《人民日报》1951年12月26日。
[38]周一良《批判胡适反动的历史观》,载《人民日报》1954年12月9日。
[39、40、41]《批判胡适主观唯心论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座谈会发言摘要》,载《光明日报》1955年1月6日。
[42]冯友兰《哲学史与政治》,载《哲学研究》1955年1期。
[43]吴景超《我与胡适‐‐从朋友到敌人》,载《光明日报》1955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