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们再来说说玛德琳。”席勒又开口说道:“我觉得你也应该看出来了,玛德琳也不是什么正常人,事实上我非常怀疑,这个看似可怜的女人才是他们家当初灭门惨案的真正凶手。”
蝙蝠侠终于回神了,因为席勒开始了猜测,于是他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怀疑?”
“因为那本研究笔记。”
终于要来了,蝙蝠侠想,果然每一个席勒都可以通过一丁点零碎的线索,直接猜出真相。
听到席勒提到研究笔记,蝙蝠侠就认为,他只可能是使用精神分析法,才能得到玛德琳是惨案凶手的结论。
因为那本笔记实际上没有什么问题,不足以作为判断一个人人格的证据,但是席勒还是这么说了,说明他或许是共情到了什么。
没想到席勒说:“据我的经验来看,玛德琳在提到她的家人的遭遇的时候,表现得过于冷漠,她有可能是一个自恋型的精神变态。”
“经验?什么经验?”
“一些……和犯罪分子打交道的经验。”席勒停顿了一下之后接着说:“我见过很多类似的凶徒,他们都给我这样的感觉。”
“所以也是一种感觉?”
席勒摇了摇头说:“我只是在概括的说,如果你一定要追求细节的话,我可以说,玛德琳的措辞带有一种显而易见的上帝视角,宏观又客观。”
席勒靠回了椅背上,一边回忆着一边说:“所有人都是以第一人称活着,所以在描述他们所见的事情的时候,一定都是主观的。”
“比如,当凶手在供认自己的犯罪事实的时候,他们会有所隐瞒,有一些是为了故意减轻罪责,但有一些也是无意的。”
“而这些不经意的隐瞒当中,又有一些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美化了自己,而另一些是主观视角带来的信息差。”
“他们经常会说‘我看到’或者是‘我想’,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主观叙述方式,比如‘我看到他倒在墙角,满脸是血,我在想他会不会是死了’。”
“这是我很常听到的一些供述,我想你应该也经常听见,因为很多凶手虽然凶残,但是精神正常,不是疯子和变态,这种叙述方式才是正常人应该有的。”
“而玛德琳不是的,她描述这样一件事的视角是‘某人倒在了某处的墙角,他被杀死了’,这根本就不是一种主观叙述,而更像是客观评判。”
“如果她在说的事与她完全无关,或许还可以解释,但她描述的是她亲人的死亡,一旦把亲人的身份代入进去,你就会发现这句话冷漠的可怕。”
“到底有谁会在描述自己亲人死亡的时候,直接说‘母亲倒在了厨房的墙角,她被杀死了’,‘妹妹趴在餐桌上,她的胸口有一个三角形的洞’,或是‘父亲面朝下趴在楼梯上,他的胳膊上方有两条血迹’?”
“或许后来的玛德琳很优秀,她学会了如何用最简练的话语概括一件事,可她经历这一切的时候年龄不大,主观意识更容易被情绪影响,所以留在她记忆里的画面根本就不应该清晰客观的像是验尸报告,哪怕她说出一堆怪物的形象,我都觉得更正常一些。”
“这证明在玛德琳经历这一切的时候,她就并没有因为恐惧而情绪崩溃,她甚至没有在感觉到恐惧,她平淡地接受了这一切,记住了这一切,并在多年以后仍能清楚地复述它。”
“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如果这整件事对她来说不是一场劫难,那她是因为侥幸而成为了存活者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综上所述,我认为玛德琳有精神障碍,有比较大的可能是天生的精神变态者,当然了,这场惨剧是她缔造的推测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她也绝对不可能像她自己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全然无辜的受害者。”
而听完了这一切的蝙蝠侠则发现,这位席勒拥有相当敏锐的洞察力,抛开分析方法不谈,也是一位相当优秀的侦探。
但是蝙蝠侠不能抛开分析方法不谈,因为这些结论他也早就在看完了玛德琳的日记之后就有眉目了,他想要的是这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精神变态?”蝙蝠侠追问着,这种涉及到专业心理学知识的东西,或许能够引出席勒对于玛德琳人格的分析。
但没想到的是,席勒开始分析小丑了。
他以玛德琳和小丑之间的区别作为引入,向蝙蝠侠深刻地论证了精神变态者和反社会人格之间的区别。
很多人说小丑是疯子,但如果具体点来说,他是一个拥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属于广义上的精神病,但是不是大众认知当中的疯子。
其原因之前也说过了,小丑是有理智的,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利益导向,只不过因为他所追求的利益本身就很邪恶,所以让他看起来很疯狂。
而精神变态者与之最大的区别就是,精神变态者不是利益导向,而是欲望导向。
这么说吧,古往今来,许多上流社会的名人都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甚至近现代也有不少人承认了这一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因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是高度利益导向,甚至是过激的利益导向,这意味着他们为了达成自己的利益是不择手段的,无视一切社会规则,无视道德,甚至能够无视本能,泯灭人性。
虽然有些残酷,但不得不承认,这种六亲不认的性格更容易获得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功。
不是上流人士更容易患上反社会人格障碍,而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更容易成为上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