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怒之下,软弱的高宗也来了蛮劲儿:他想要再次废后!
不过为谨慎起见,他找来了一个人商量,这人就是文学史上很有名的上官仪。
上官仪时任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这个看着很眼生的&ldo;东、西台&rdo;,是新改的部门名称,就是原来的门下省和中书省。上官的这个位置,已是位列宰相了。
他是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家居江都,是初唐名气很大的才子,通佛儒,善文章,五言诗更是做得好。太宗李世民闻其名,召他为弘文馆直学士,后又升秘书郎,负责记录皇帝言行,还曾参预《晋书》的编撰。
据史载,太宗和他算是文友了,每逢写文章,都要让他改稿;写了满意的文章,还要让他也来上一篇相合。皇帝家的私宴,他顿顿都落不下。
高宗即位后,升上官仪为秘书少监。龙朔二年(662年),经武后建议,提拔为宰相。
上官仪长于南方寺院中,受南朝文风熏陶,&ot;文并绮艳&ot;,尤擅五言诗,很讲究格律。当然他的诗歌内容都是歌功颂德的,无甚可取,只是词藻华丽罢了。后来因为地位显赫了,时人多仿效,世称&ldo;上官体&rdo;。
比方这首《咏雪应诏》,就确有拍马之嫌‐‐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不过,他的作品中清新可读的也有。
至于上官仪的为人,有的记载说他&ldo;刚直肯谏&rdo;,有的说他&ldo;恃才任势&rdo;,总之挺狂傲,为当世所嫉。
这个时候李义府已经垮台,上官仪就成了高宗身边为数不多的心腹之一。
高宗把他叫来,说自己实在忍受不了妻管严了,问他有什么主意。
上官的位置虽然显赫,但本质上不过是个文学侍臣,城府还不够深,一家伙就卷到这旋涡里来了。不知他是早就对武后专权不满呢,还是仅仅为了附和高宗,张口就道:&ldo;皇后专恣,人所共知,失四海之望。莫如将其废去,以安民心。&rdo;
高宗心里一喜:这下可找到知音了,&ldo;耙耳朵,当不得&rdo;啊!于是就叫上官起草废后诏书。
这密室密谋,端的是风波骤起!
难道武则天头上的凤冠,要摇摇欲坠了?
难道前路上王皇后的幽灵,真的在向她招手了?
皇帝诏书,就是金口玉牙,只要一颁发下来,舆论马上就会响应,那就不好翻身了。
这是为数不多的足可以改写历史的关键时刻。
换了别人,早就跌下马来,但武后毕竟是武后,她的情报网在当昭仪时就遍布宫内,如今更是严密。事情一出,早有左右侍者奔告武后。
我们不要以为古人办事效率比今天低,那时的人大多数知道主子是谁,为主子效劳是牵扯自己利益的事,因此也有效率奇高的时候。不像辛亥后的一段时期,大家都不知道主子是谁,只说主子就是自己,那谁还会卖命地干?
武后闻讯,大惊。她与夫君共结连理以来,也是一波三折,才巩固了权力,算是患难夫妻了吧。况且平日政见又甚吻合,怎么突然就会有此变故?
她毫不迟疑,立刻去见高宗。
这边上官仪运足了文思,把废后诏一挥而就,据说开列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上官刚放下笔,草诏的墨迹还未干,高宗大概也正在推敲,忽见武后面带愠怒出现在他们面前!
人&ldo;赃&rdo;俱获!看来眼线报告的是实。
所幸诏书只是个草稿。按唐代制度,诏书由中书省官员或皇帝指定之人起草,再由门下省审核,而后誊抄一份,盖印生效。现在这个稿子,还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晚来半步,就任凭是谁也无力回天了!
此时上官可能是趁机溜掉了,高宗面对武后,羞愧不已。
武后当即跪在高宗面前自辩,问自己到底有什么过错,要被夫君休掉?
高宗只好从实招来,说是王伏胜举报云云。武后则辩驳道,王伏胜并不在后宫值勤,何以知晓有厌胜的事?
高宗无言以对。
随后,武后不卑不亢地陈述了几年来辛苦辅政的事,软中带硬地问,为何不信妻子却信一个奴才,竟然不顾夫妻之情,妄弃无辜?
这一问,一下就把高宗制服。高宗连忙收起诏书草稿,但仍是惊魂未定,深怕武则天怨恨,便说:&ldo;是上官仪教我!&rdo;
武后听了,恨道;&ldo;好,好!&rdo;起身就回了后宫,高宗只得乖乖地跟在后面。
两人在后宫密谈了很久。高宗想想,自己做得实在不对,便连连道歉,待武后亲密如初。
这个废后的事,高宗想得太天真,也处理得太轻率了。武则天当皇后,迄今已有8年多,一直注意培植亲信。辅政之后,权力等于半个皇上,有权就有势力在,就会有人拼死维护。哪里会像王皇后,一纸诏书就能给打倒。现在要扳倒武后,不辅以武力,百不能成一,跟文臣密谋能成什么事?何况高宗还是个&ldo;耙耳朵&rdo;,当面交锋,一触即溃。
最冤的还是上官仪。他在这场风波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正史不载。如今不同立场的武则天传记,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他唆使宦官王伏胜坑害武后的,在事件里充当的是主谋。但是大多数史家还是认为,他不过附和了高宗的意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