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心中有些不以为然,他从去年上任,上任不久就开始干旱,刚开始他很慌乱,慌乱的同时心中隐隐有点兴奋。这干旱是给自己的考验,同时也是升官发财的机会。若是自己治了干旱,赈灾成功,只怕能连升两级。
他立马开仓放粮,让富绅捐款,做得也是井井有条,可人力哪能盖过老天爷,仓粮三个月前就见底了,还花了县衙的备用银子买粮,百姓依然民不聊生,富绅的钱也渐渐少了,上个月只有几个富绅仍在捐款,开仓放粮,如今是没得粮,也就只有许南前几日运来的一点存粮了,若是老天不下雨,只怕这北宁城就这样没落了。
如今这些个京官一上来就先展示权利,可用的不都是自己剩下的法子吗?
罢了罢了,如今自己不奢求升官,保住这个位置就不错了,任由他们折腾去吧。
李大人让师爷拿来记名簿子,几人互看一遍,林依兰扯扯沈修诚的衣服,不断以眼神示意,沈修诚将簿子放到林依兰手上,说道:“帮我拿着,晚上回去看。”
林依兰顿时羞红了脸,她是让沈修诚留着好吗?怎么反而推到她身上了。
面前几人均是一愣,但并未多说什么。
李大人带着几人来到了放粮的地方。
这是街道拐角临时搭起来的小窝棚,棚内放了几个木桶,最前面是一口大锅,此时热气腾腾的,围了一大堆人,虽然表面上看灾民们都排着队,但个个争先恐后地往前挤,唯恐落了自己。
此时有个男子双手捧着碗,脸色蜡黄无血色,一双眼睛却在滴溜溜四处乱转。
终于他像是看到了什么,飞快地跑过去。
林依兰顺着看过去,这男子已经到了一个角落,这个角落躺了许多人,大多都有气无力的,其中有个老人半靠在墙上,旁边有一妇人正在照顾,还跟了个三四岁的女孩。这男子叫了一声爹,端着碗将那稀粥往老人嘴里倒,旁边的妇人双眼含泪,那小女孩也眼巴巴地望着那碗粥。
稀粥喝完之后,那男子瞧瞧四处无人注意他,遂从地上抓了一把灰抹在脸上,脱了身上唯一的一件衣服,又去排队领粥。
林依兰明白,官府规定一人只能舀一碗粥,且必须本人去,以免有人浑水摸鱼,可这老人无法走路,小女孩又太小,这男子只能先领一碗,等他们喝完之后又扮成未领过的生人。
沈修诚几人已经上前去看粥,李大人解释道:“粮食少,水兑多一些,可以多些人喝,大人刚刚说的要粥稠一些,那些婆子晚上就办。”
林依兰既是与沈修诚来了这里,不论她再怎么袖手旁观也脱不了干系,因此上前道:“妾身愿为几位大人分忧,承担起煮粥事宜。”
沈修诚看向林依兰,林依兰眼神坚定,他想起了路途中林依兰的话,笑了笑:“辛苦你了。”
李大人心中更是不满,这不是怪他没把事情办好吗?这就想辞了他的人?
他委婉地说道:“夫人爱民之心,下官甚是佩服,只是夫人金贵之身,在旁边看看即可,不必上手。”
沈修诚还未开口,许南先对着林依兰鞠了一躬:“那辛苦林娘子了。”
这意思,就是支持了。两位京官大人意思明显,李大人也没得办法,说了几句客套话便定了下来。
几人回到县衙内院商议对策,如今最主要的便是粮食,有粮食,就能撑住,朝廷只发了十万两白银,北宁城算是一个大城,除了县衙外,还有无数村镇,甚至蔓延到了周边城区。
十万两白银乍一听许多,可是受灾人群都达到了五十万人。
林依兰看这里无事可做,便道自己要回去准备布粥的事宜了。
回到沈府,林依兰写写算算一下午。晚上也是随意吃了口,继续在桌前写东西。
布粥一日两餐,分别是巳时和申时,秋燕早早来到做饭的棚子,此时仅有两名婆子在现场。
两名婆子正要淘米下锅,秋燕急忙拦住,对着两人说道:“我家老爷说了,粥要稠得能立住筷子,不知两位婶子可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