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彭加木被害 > 第64章(第2页)

第64章(第2页)

只要春风到的地方

到处有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彭加木每一次吟诵这首诗,都仿佛增添了力量,把有限的时间抓得更紧更紧。

陈善明在彭加木的精神影响之下,也愿做一颗铺路石子,为发展边疆的科学贡献力量。陈善明调到了新疆,担任了新疆分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陈善明的到来,使彭加木在新疆有了得力的支柱。

◆马不停蹄

1958年底,彭加木把新疆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回到了上海。

在上海的马路上,彭加木又有两次被人细细端详,人们发出了&ldo;你没有死&rdo;、&ldo;你还活着&rdo;的惊呼!

回到家里,小女儿跑去开门,头一句话便使彭加木吃了一惊。她问道:&ldo;叔叔,你找谁?&rdo;

回来了,回来了,彭加木奇迹般去边疆,又奇迹般凯旋了。

彭加木置了一架幻灯机,到处放幻灯。那些幻灯片都是他自己拍的新疆照片,解说词也是他自己编的。他到处宣传新疆&ldo;牙克西&rdo;,常说:&ldo;一个新疆就有十六个浙江省那么大,这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天地呵!&rdo;他在家里放幻灯,在研究所里放幻灯,就连走访亲友,也在他们的家里放起幻灯来。他的幻灯机很轻便,放在手提包里一拎放行了。放映时,把墙壁当银幕,随地可以放映。人们又开始叫起他的绰号‐‐&ldo;乌鲁木齐&rdo;了。

彭加木来到曹凤岗家里。这一次,倒过来了,不是曹医生给彭加木治病,恰恰相反,却是彭加木帮助曹医生总结经验。彭加木带来许多他服用过的中药药方,给她讲述哪几种药方比较有效,建议对别的病人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彭加木在上海只工作了一个来月,连曹医生要他到中山医院复诊,他都来不及去,又&ldo;马不停蹄&rdo;地奔赴边疆了。

他没有失约,在1959年初来到了昆明,来到了蔡希陶教授那里。云南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也正在建设之中,许多青年缺乏经验,正需要他的帮助。

彭加木在昆明工作了三个月之后,第三次来到新疆。他参加了北疆阿勒太地区以及玛纳斯河流域的野外考察。他还协助新疆分院筹划开展伊犁河流域综合考察和新疆盐湖考察工作。

当时,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正准备在北京建立中心化验室,由于彭加木是学农化的,身体又不好,想把彭加木留在北京,主持中心化验室工作。为此,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负责人简焯坡写信征求彭加木的意见。彭加木在1959年4月,郑重其事地复信简焯坡,再一次申述了愿在边疆长期战斗的心愿:

关于我以后的工作问题,我个人的意见,首先是坚决服从组织调配,派往哪里就去哪里,交下什么就做什么。关于工作地点问题,有一点提出请领导上考虑的,就是希望能在边区工作。最好不要留在北京或至少不要长期留在北京。漆主任(作者注:即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漆克昌)提到综考会要建立中心化验室,这事情我觉得也可以做,只是用不着花太多的时间,有三个月到半年左右就可以把化验室建立起来开展工作了,长期继续主持化验室的工作,可以另找更合适的人选。北京比边区更容易找人些。现在我仍然愿意在向科学进军的道路上,在攻克边疆地区科学堡垒的战斗中,接受当一名爆破手的任务,我有信心保证完成任务。

就这样,彭加木继续在边疆&ldo;铺路&rdo;、&ldo;架桥&rdo;,为边疆添砖加瓦,添草加木。

1959年8月14日下午,彭加木亲自来到乌鲁木齐车站,迎接前来新疆指导工作的上海科学家王应睐、殷宏章、苏元复、曹天钦、周光宇、焦瑞身。尽管当时的新疆分院还正在施工、建设之中,却使这几位老科学家感叹不已!

彭加木的导师应睐教授,曾写下了这样的观感:

在乌鲁木齐市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我亲眼看到了彭加木同志在那里的工作情况。使得我大为惊奇的是,当时新疆分院虽还处在建院时期,但实验室设备已相当齐全,有些现代化的精密仪器也已安装起来,真是琳琅满目。问起分院的同志,才知道原先的工作条件是极为困难的,连玻璃管、酒精这种实验室常用物品都很缺乏,工作几乎无法开展。多亏彭加木同志帮助他们设计实验室,采购仪器,安装设备,以至培养干部,掌握技术,才取得了像现在这样的成绩。当时新疆分院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彭加木同志是重病初愈的人,但依旧干劲十足地投入糠醛生产试验等研究工作。这一切都使我十分感动,使我认识到他支持边疆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