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姬,你说你们倭国要是没有天皇会怎么样?”书房中董书恒随口问道。
年轻的笃姬一下子呆愣当场,她虽然极有见识,但是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这样的想法在倭国哪怕是在心中冒出一点点也是触犯神灵的事情。
“总统,属下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倭国,天皇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就是神灵。倭国人信奉的神灵非常多,但是活在世间的神灵就天皇一个。”笃姬说道。
要是董书恒问其他倭国人这个问题,一定会让其感到反感。
不过笃姬早就将自己看作是华夏人。而缔造了复兴军的董书恒就是她心目中的神。
现在她跟董书恒讲述天皇的事情,仿佛就是在评论一件倭国的地方风俗。
“如果说倭国没有天皇,他们会变成一盘散沙,或者他们会给自己再造一个神灵出来。”笃姬继续说道。
笃姬的话让董书恒陷入了沉思。
德川家康当初颁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将天皇的权力给限制的死死的,说明他对天皇的忌惮。
家康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不像丰臣秀吉那样莽撞、高傲。他俩就像是倭国的刘邦和项羽。
原本董书恒想要维持倭国的现状,给即将崩溃的幕府续命,甚至是继续强化幕府现在的统治,德川家康当初设计的这套幕府模式真是太好了!
明确限制了天皇的权力,让天皇涉及不到一点点的政治领悟。
通过宗藩大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这样的制度,将全国的大名分成了三个等级,人为地制造出了分裂。
那些外样大名大都处在偏远的外围地区,在幕府闭关锁国的状态下,更容易跟外界勾结,成为反抗幕府的急先锋。
而享有特权的宗藩却非常容易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
原本是强干弱支的政策,现在却变成了支强干弱。
现在看来幕府这种制度似乎真的已经无法支撑对倭国的控制了。
即使继续锁国,仅仅保留与大华夏圈国家之间的交流,也难免有一些倭国人去将幕府制度与外界对比。
这种制度已经严重堵塞了倭国人的上升空间,那些大名们几乎垄断了所有的资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反抗几乎是难免的。
就像这次幕府爆发的危机。这还是复兴军将幕府的力量给加强的情况下。
可见一个社会底层的人没有了上升空间之后,就像是一个堵塞的管道一般。积蓄的怨气迟早会要爆发出来。
董书恒感觉自己扶持的幕府很有有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成为一个“运输大队长”。
他们有那样的潜质。
这让董书恒不得不思考一种新的管理倭国的方式。
也许是时候将倭国的天皇给推下神坛了。这是董书恒能想到的改变倭国的最快捷直接的方式。
齐彬离开之前也提出了类似的方案。一个世俗的倭国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融入大华夏圈这件事情。
神权加持之下,无论是倭国的上流社会还是底层民众都没法完全放开自己心中的执念。
这件事情,他已经全权交给齐彬去做了。
齐彬来自倭国,曾经是强藩的藩主,是倭国有名的政客与学者。他比董书恒更加了解倭国。
也许他能够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处理倭国的事情。
这次出了第一舰队以外,还有一个陆战旅跟随行动。董书恒相信无论多大的动乱,有这么多的兵力足够摆平。
舰队主要是为了防止西夷的干涉,而陆战旅则是为了预防幕府可能的大溃败。
毕竟要改造倭国,还要以幕府为基础去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