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鲍有志设计的一个小局。
他发现嘤军每次都是派出复兴军双倍的力量出来追击。
而且嘤军一次比一次追的远。
于是他就派出了两艘驱逐舰还有八艘鱼雷艇设了一个伏击圈。
结果嘤军的四艘护卫舰果然被复兴军的两艘护卫舰给钓了出来。
复兴军用驱逐舰兜住他们的退路。再以鱼雷艇的高航速配合护卫舰一同进行围剿。
最后成功的击伤了两艘嘤军的护卫舰。
不过,这个时候嘤军的援军到了,复兴军联合舰队只能退走。
这些小规模的战斗,让鲍有志渐渐摸清楚了嘤军大白舰队的战斗参数。
不过这些情报更多的是让他感到震惊与无奈。
嘤军造舰的底子确实雄厚,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在铁甲舰制造方面赶上了复兴军,甚至是已经超过复兴军。
要不是亲自与对方交手,鲍有志都还不知道。
嘤军的战舰在动力系统方面跟复兴军差不多。但是他们在火力配置上比复兴军的战舰还要合理。
董书恒的思想多少受到后世的影响,不喜欢战舰上配置那么多的火炮。
主炮副炮都是排列得整整齐齐。
不过嘤军的战舰上火炮的数量很明显要多一些。
嘤国人果然还是对火力比较迷信啊。
这就让他们牺牲了一定的机动性。
嘤军的战舰的速度在实战中确实比不上复兴军的战舰。
但是在交战中的表现却非常好。
他们的炮手的素质都很高。经常能够利用自己火力上的优势将复兴军同等级的战舰给完全压制住。
鲍有志手下的联合舰队依然驻扎在科伦城。
这座港口城市最早是葡萄牙人占领。
后来落到荷兰人手中,又转到嘤国人手中。
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有了完善的港口设施。
这里是印度洋上最重要的中转港口。
此时港口内的炮台全部经过了修缮和加固。
复兴军自产的305mm岸防炮,那粗壮黝黑的炮口似乎是在向人们示威。
为了增强防护性,要塞上专门加筑了半封闭式的炮塔。
将近一米厚的水泥墙中间还夹了一层钢板,可谓是当前最强之盾。
南路军的总司令,杨炳春亲自坐镇在锡兰岛。
在沿海的科伦和贾夫纳设置了两个港口基地。
在位于岛中央山地上康提城设置了中央堡垒。
中央堡垒是一座山城,而且靠近湖泊。
同时这里又储备了大量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