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多少钱?”
“不贵,一台手推油印机在教育局买也就是二十块钱,还送蜡纸跟五箱卷子纸,咱俩合股,一人出十块钱。”
“合股?我一个人买就行了。”
“我说合股就合股!”尚老师根本不容她反驳,“这钱得记帐上,到时候让马村长去公社要教育提留去。”
教育提留,是每年交公粮的时候要留的一部分钱,先把公粮交上,财税所再按数量返还各村钱款。
晚上回来的时候,自行车前后驮了几箱子的纸,车筐里面多了个神奇的物件儿。
这东西用起来可麻烦得很,得先把卷子出了,然后用带尖的笔将卷子内容“刻”进去。
用笔不能过于轻,过轻的话刻不透蜡纸,过重的话又会把糊墨。
大丽在学校练习到天黑,实在看不见东西了,才勉强刻出了一张卷子。
她不是没想过直接用县城或公社的卷子,她看过人家的题目,跟村小学学得不一样。
尚老师知道孩子们很多只会接受三年的教育,很多东西是提前教的,很多“无用”的东西又是不教的。
大丽也是用她的“教案”在教,只求实用,不求“升学”。
应用题也是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一斤豆角卖多少钱,五斤一共多少钱?又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除此之外还有认识化肥袋子、种子袋子,认识了解常见动植物等等。
不够,还是不够,能有更多的人让孩子读完小学甚至初中就好了。
可是读完了又怎么样呢?
大丽觉得有些迷茫。
“笃笃!”朱逸群敲响了办公室的门,“还不下班?”
“我在研究这个。”大丽像是小孩子一样献宝。
朱逸群走过来看了一眼,“哦,油印机啊。”他拿着“小滚”摆弄了一下,“这个是最便宜的手推油印机。”
“你见过?”
“部队里有这个,我下连队的时候帮着文书干过活。”朱逸群摆弄了一下,“咱写字好看啊。”
他瞅了瞅大丽刻出来的蜡纸,“写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