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战天京pdf > 第13章(第1页)

第13章(第1页)

身体不好,就要安排后事。虽然这年刚满三十,但是&ldo;咳嗽不止,时有红痰&rdo;,兆头确实不好,为社稷国家考虑,早一点安排后事,确有必要。皇帝的后事,最要者就是立太子。咸丰只有一个不到五岁的儿子,省去了定嫡的麻烦,但是更大的麻烦却随之产生,那就是如何防止太子生母侵权误国的麻烦。中国帝王自有其一套家学,不论国事、家事,都有列代明君圣主做榜样,预防像慈禧这样年富力强的幼帝之母,该拜谁为师呢?

汉武帝过河间,有个媒婆化装成&ldo;望气&rdo;的术士,向他推荐了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赵姓&ldo;奇女&rdo;。找来一看,&ldo;两手皆拳&rdo;,武帝伸手一掰,伸曲自如,此女的麻痹症竟然不治而愈。&ldo;由是得幸&rdo;,给他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ldo;奇女&rdo;居钩弋宫,史称&ldo;钩弋夫人&rdo;。昭帝五岁时(跟载淳差不多大),汉武帝命画工作《周公负成王图》,挂在甘泉宫,&ldo;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rdo;。不久,武帝自知大限将至,乃无故&ldo;谴责钩弋夫人&rdo;,夫人叩头求饶,武帝但说送去下狱。夫人临行回顾,使劲抛媚眼,武帝骂道:&ldo;趣行!女不得活&rdo;(伯牛案白话宜译为:快滚!你死定了)。钩弋夫人遂在云阳宫被杀。武帝杀了太子生母还不够,其他为他生了儿子的妃嫔,&ldo;无不谴死&rdo;。左右群臣不解,问:&ldo;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rdo;武帝说:嗯,你们蠢人不能明白,这很正常嘛。以前国家为什么乱?就是因为&ldo;主少母壮&rdo;啊。寡后独居,必定骄蹇,必定淫乱,必定自恣,谁能管住她?你们就忘了吕后的故事么?补续《史记》的褚少孙对汉武帝这招赞不绝口:

&ldo;岂可谓非圣贤哉!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故非浅闻愚儒之所及也。谥为&lso;武&rso;,岂虚哉&rdo;。

读&ldo;相砍书&rdo;长大的后代君臣,没有不知道钩弋故事的,谥为&ldo;文&rdo;的咸丰帝也不例外。所以咸丰问身后之计于肃顺,说不日将效汉武故事,&ldo;卿谓何如?&rdo;肃顺给的建议就是应该照办。但是,咸丰毕竟不是&ldo;圣贤&rdo;,不忍在生前动手,而是病笃时写了封遗诏给皇后慈安,说慈禧若有不法,即可诛之。后来,慈禧在自己身上割了块肥肉,煲了一锅高汤,给慈安进补,慈安一时激动,就把这道遗诏烧了。清文宗(即咸丰)不是汉武帝的好学生,将来重修《清史》的衮衮诸公,在此段记载后务必仿照&ldo;太史公曰&rdo;的格式,加以批语,揭示妇人之仁足以绝后(同治就没有儿子)、亡国的教训。

二、祺祥故事&ldo;肃党&rdo;和后党

但说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午后,咸丰病重昏厥,吩咐内臣留岗加班,不得散去。晚间苏醒过来,于子初三刻召集慈安、慈禧二后,宗室载垣、端华、景寿、肃顺以及军机大臣穆廕、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人,交代后事:立载淳为皇太子;载垣等八人辅佐幼主,赞襄政务。怕日后口说无凭,各位请皇帝手写诏书为据,咸丰谕以病重不能执笔,故遗诏有&ldo;承写&rdo;字样。载垣等八人也就是俗称的&ldo;顾命八大臣&rdo;。按道理,恭王是咸丰同父异母之弟,少时感情又特别投契,顾命之事自当由恭王领衔承担;然如前所述,咸丰、恭王之间嫌猜已深

,所以不太亲近的叔伯兄弟载垣、端华和肃顺反而得以&ldo;顾命&rdo;。恭王也曾为此努力过,当咸丰三、四月间病重,就说要来热河问安,咸丰说:&ldo;相见徒增伤感。不必来觐&rdo;;一口回绝。而慈安、慈禧不得参与顾命,则是遵从后妃、宫监不得与闻国事的祖训。所以,顾命八大臣成为钦派的下一代领导集体,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原则上来说,除非到同治长大成人,八大臣仍不归政于皇帝,那才是&ldo;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rdo;。否则,在此之前,任何人侵犯、剥夺八大臣的辅政权力,都是抗旨犯上,应当视为&ldo;乱臣贼子&rdo;。但是,政治是肮脏的,政治又是屈服于武力的。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正当性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随时赋予的。成王败寇的原则,不但适用于改朝换代,也适用于宫廷政变。

如果真有一个为了维护先帝咸丰授予的辅政权力不被侵犯而组织起来的紧密型政治集团,以肃顺为领袖,其馀七位顾命大臣为附翼,某些留京官员为外援,并控制了一部分驻守京畿的军队,那么可以称之为&ldo;肃党&rdo;。但是,考察当时事实,我们发现,并没有出现这样一个组织严密的政治集团。民国三年春末,肃顺的幕客王闿运重游北京,再次来到昔日游宴之地法源寺,和门生弟子辈举行了一次&ldo;留春宴&rdo;。众人&ldo;感往欣今,斐然有作&rdo;,诗作汇而成集,由王闿运写序。序首,他提到了&ldo;肃党&rdo;:&ldo;其时(伯牛案指咸丰九、十年间)夷患初兴,朝议和战。尹杏农主战,郭筠仙主和,俱为&lso;清流&rso;。肃裕庭依违和战之间,兼善尹、郭,而号为&lso;权臣&rso;。余为裕庭知赏,而号为&lso;肃党&rso;&rdo;;在同、光两朝,慈禧秉政的年代,&ldo;清流&rdo;专指&ldo;主战派&rdo;,以李鸿章为首的&ldo;主和派&rdo;则为&ldo;浊流&rdo;。而王序将咸丰末年政见不同的尹耕云、郭嵩焘混而称之曰&ldo;清流&rdo;,&ldo;权臣&rdo;肃顺则&ldo;兼善&rdo;之,隐然已将肃顺视为当时&ldo;政府&rdo;。因为,不是&ldo;政府&rdo;,必有所偏;只有&ldo;政府&rdo;才能折衷取舍,不分清浊而俱为我用。所以,接下来&ldo;余为裕庭知赏,而号为&lso;肃党&rso;&rdo;一句,则是对政敌们用&ldo;肃党&rdo;一词,污蔑具有政治合法性的肃顺&ldo;政府&rdo;为拉帮结派、招权纳贿的&ldo;政党&rdo;深表不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