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王羲之传论 > 第5章(第1页)

第5章(第1页)

王羲之受到如此的殊荣和礼遇,一时名声大播。周因王羲之的关系与王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周认为:王导有管仲遗风,王羲之有廉颇、蔺相如的气度。

少年王羲之还深为从伯王导、族伯王敦器重。当时阮裕有重名,为王羲主薄。王敦尝谓羲之曰:&ot;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薄。&ot;阮裕字思旷,是一位博学多才、仗义豪爽、&ot;兼有诸人之美&ot;而很有作为的青年,在王敦的眼中,阮裕是一代典范。可是王羲之与其相比,却没有任何逊色之处,当时阮裕已是青年,羲之却是一个少年,羲之经过一个阶段的成长,在才智方面超过阮主薄是无庸置疑的。王敦对羲之不但宠爱而且寄予厚望。阮主薄对王羲之更是推崇备至,他将王羲之、王承、王悦并列称为&ot;三少&ot;。1成人,吾当授汝。&39;羲之拜曰:&39;愿早授之,使得成人已为暮学。&39;旷语大纲,羲之学功日进。&ot;1《晋书&iddot;王羲之传》所指&ot;王氏三年少&ot;为王羲之、王承、王悦三人。《世说新语&iddot;赏誉》所指王氏三少年为:右军、安期、长豫。右军、长豫分别是王羲之,王悦的别称,安期是谁的别称呢?安期同是王应的别称、王承的表字。王应是王含的儿子。后过继给王敦。王悦是王导的儿子,他们是同辈人,年岁相差不大。而王承根据《晋书&iddot;王湛列传》&ot;王承,字安期&ot;。又说&ot;寻去官,东渡江,??及至建邺,为元帝镇东府从事中郎,甚见优礼&ot;、&ot;承少有重誉,而推诚接物,尽弘恕之理,故众咸亲爱焉。渡江名臣王导,卫玠、周顗,庾亮之徒,皆出其下

四、婚姻佳话

王羲之的妻子名璇,字子房。书法卓然独秀,被称为&ot;女中笔仙&ot;2。她熟读经书,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与王羲之结为夫妻,虽然是父母之命,但有一段佳话传颂至今。

官至太尉、为人正直的郗鉴(269-339)虽年逾半百,但家中还有一个掌上明珠、年已及升的女儿尚未出嫁,他想物色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婿,以解决女儿的婚事。在上层社会,婚姻总是带有政治色彩,&ot;先求族,后择人&ot;,是都鉴选婿的最佳方案。当时王氏家族可谓是门第显赫,人才济济。王导丞相子、侄有十余人,考虑从中遴选一位,作为乘龙快婿,岂不美哉!故&ot;使门生求女婿于导&ot;。门生到王导家,王导请他去东厢去挑选。消息不胫而走,都知道郗家派人前来选婿,听说那位千金小姐相貌端庄,性情温柔,谁都想接往抛悬在头顾上空的&ot;彩球&ot;,与这位京城少有的窈窕淑女匹配成婚。他们一个个衣冠楚楚,谦恭有礼,温文尔雅地在大厅等候。唯独王羲之若无其事,袒露着肚皮,躺在床上大啖大嚼胡饼,他对选婿毫不在意,给门生极深刻的印象。门生回到主人家中向郗鉴享报:&ot;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ot;郗鉴慧眼识人才。&ot;&39;正此佳婿邪!&39;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ot;1,从此&ot;坦腹东床&ot;成了女婿的美称,&ot;妙选东床&ot;传为美谈。郗鉴之所以选中羲之为婿,王羲之不矫揉造作,纯真直率,风神潇洒,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这自然是一个原因。但不光如此,更主要的是王羲之那时已有很好的名声在外,他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特别是他的书法已崭露头角。郗鉴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女儿及两个儿子(郗惟、郗昙)在书法上很有成就,他平时很重名节,羲之在许多方面符合他要求的标准,成为理想的女婿人选,是不足为怪的。

东晋时代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标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崇尚个性自由,特别重视人格和人的价值,讲究潇洒、傲岸、放诞的风度美,蒙以&ot;骨鲠&ot;著称的名士王羲之,被选中也反映了一种时代趣尚。

郗璇确是一位很有教养的贤淑女子,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郗鉴为了教育好子女晚辈含辛茹苦,关怀备至。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上天灾,乡野树皮、草根都被吃得一干二净,郗鉴所在的乡间也不例外,郗鉴是高平金乡入(今山东金乡),儒雅德高,平时不薄百姓,所以在那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乡亲们仍千方百计地照顾其兄于郗迈、外甥周翼。据《晋书&iddot;郗鉴传》记载:&ot;初,鉴值水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鉴名德,传共饴之。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ot;后来粮绝,菜尽,乡亲们只好直言相告:&ot;各自饥困,以君贤,欲共相济耳,恐不能兼有所存。&ot;&ot;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ot;到了江左,郗鉴呕心沥血对他们进行教育,将他们一个个抚养成人。东晋时郗迈官至护军,周翼为剡县县令。

并论,他不可能与王羲之、王悦并称为王氏三少年。《晋书&iddot;王羲之传》之所以造成错误是引《世说新语&iddot;赏誉》时在&ot;安期&ot;是指谁的问题上张冠李戴了。综上所述,王氏三少年是指王羲之、王悦和王应,他们不但年龄相当,而且同为琅邪王氏,而年龄比他大许多的太原王氏的王承不属此列。2马宗霍《书林纪事&iddot;闺阁名媛》:&ot;王羲之妻郗氏,鉴之女也。甚工书。兄愔与昙谓之&39;女中笔仙&39;。&ot;1《晋书&iddot;王羲之传》。

婚后郗璇作为一个贤妻良母,她对王羲之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书法家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一生生了八个子女:玄之、凝之、官奴(女儿)、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不幸的是玄之、官奴先后夭折。中年丧子,&ot;黄梅不落,青梅落&ot;,作为做父亲的&ot;祠庶子哀摧&ot;,是悲痛欲绝的。王羲之寿命不长,妻子郗璇却享有九十多岁的高龄。

五、经历两次叛乱

王氏家族因在建立东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有&ot;司马与王共天下&ot;之说,王氏家族日益兴盛强大,握有军政大权,这对朝廷构成威胁,皇帝很是忌恨。王氏家族的势力成了皇帝的心患,对王导&ot;亦渐疏外&ot;。皇帝将刘隗、刁协视作心腹,想用他们的权势箝抑王氏家族。

刘隗是一个势利人物,又精通文史,常引经据典为其所用,侵毁公卿,弹劾他人。而刁协性情刚悍,与刘狼狈为奸,两人常密谋策划,投皇帝所好,谄上骄下,他们做官经商大发其财,农田万顷奴婢数千,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刘隗、刁协专权用事在皇帝面前疏间王氏,王敦、王导气愤不平,曾多次上疏,皇帝由于偏听偏信不加采纳。王敦在酒后曾经吟诗:&ot;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ot;更加深了皇帝的戒心。王敦对刘隗曾直言不讳地数落:&ot;邦佞谄媚,谮惑忠良,疑惑圣德,遂居权宠,挠乱天机,威福自由,有识杜口。大起事役,劳扰士庶,外托举义,内自封植,奢僭过制&ot;,&ot;倾尽帑藏,以自资奉,赋役不均,百姓嗟怨&ot;,&ot;自从信隗以来,刑罚不中,街谈巷议,皆云如吴之将亡。闻之惶惑,精魂飞散,不觉胸臆摧破,泣血横流。陛下当全祖宗之业,存神器之重,察臣前后所启,奈何弃忽忠言,遂信奸佞,谁不痛心!愿出臣表,谘之朝臣,介石之几,不俟终日,令诸军早还,不至虚扰。&ot;1王敦与刘隗、刁协之间矛盾冲突发展到白炽化程度。永昌元年王敦再次上表,皇帝勃然大怒:&ot;王敦凭恃宠灵,敢肆狂逆,方朕太甲,欲见幽囚,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今亲帅六军,以诛大逆,有杀敦者,封五千户侯。&ot;2就在这一年,王敦于武昌举兵想用武力消灭刘、刁之党。王敦是王导的堂兄,发生这样的事件,王氏家族可谓是大祸临头,很可能株连全族所有人员。王导脱下朝服带领土氏子弟二十余人(可能包括王羲之在内),日夜伫立宫门前请罪,听候发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