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闵语气加重问道:“朕只想问伯言一句话,陆老太守的仇,还记得么?”
陆逊脑子里一轰,果然是为这而来。陆逊迅速平复了下澎湃的心潮。如果说忘记了仇是假的,陆逊年幼就没了父亲,都是陆康把他当儿子一样养,对孙家的仇他比陆康的亲生儿子还要大。
可是陆逊已经投了孙权,仇人的亲弟弟。而且很得重用的样子。
况且现在的陆家不是当年的陆家,现在的孙家也不是当年的孙家。
陆家虽然凋零过半,却也不是陆逊现在能轻易整合的,再说了,陆家还有一半人迁到了丹阳,为的就是孙权不放心。
于是陆逊深吸了一口气,陆逊平静的将现在自己的真实心理一一告诉了程闵。
程闵当然也不指望陆逊会一见面就二话不说跟着自己走,关键只是要他的态度。如果陆逊表现得言辞闪烁,或者诚意不足,那么他也没必要相信陆逊了,毕竟后世记载中,陆逊对孙权还是很忠诚的。
还好,对于仇恨这个东西,古人比现在人看得重。
这比现代亲日的那些貌似人形走兽的畜生要强太多了。
程闵见陆逊如此也是放心了,于是稍微松口道:“伯言所虑,朕倒也深以为然。然朕并不是要伯言即刻起兵反攻孙权!”
陆逊一听,脸色便好了大半。
从小到大,关于程闵的故事都是如何如何的“生猛”、“高来高去”。其实很多人都不清楚,程闵真实的心理其实有时细腻得可怕。所以陆逊会担心程闵会逼着自己当场表态,然后马上点齐人马杀向江北。
事实上那也是不可能的。陆逊深知就算抛开家族的羁绊不谈,一个好无实权的副都督,又有多少兵马粮草?又不知道孙权的军队多快可以反应过来,程闵的人马又要多久可以来接应。
还好这个家伙看起来比传说中的通情达理的多。
若是程闵知道陆逊的实际心里,估计也要郁闷。
“朕早晚于江夏屯兵练阵,今冬必与孙权交锋。相信伯言也清楚这点。朕但求伯言在战场上约束手下,万勿冒进。如朕大军渡过江北,兵进庐江、丹阳,伯言再起兵不迟。如此可安保陆氏家族太平,如何?”
其实陆逊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就算真的要投靠程闵,眼下这也是最好的办法。
但也不可以这么轻率的做决定。陆逊想了想,道:“兹事体大,请皇上宽限几位,逊不日便有决定。”
“那好。”程闵也不在逼迫、劝慰陆逊,有些时候,放纵才是最合适的做法。
当安顿好陆逊以后,程闵对手下笑道:“朕晨跑,没想到竟然抓住了江东水军副都督一只,这战功,足以获得我华夏个人二等功银质功绩勋章一枚了!”
一个星期后,陆逊终于下了决心,愿意投靠程闵,愿意回东吴当奸细,但是他知道自己被俘的消息一定传了回去,若是突然不明不白回去,一定被孙权怀疑。那么就说程文杰用金钱收买自己,而自己是诈降,孙权一定不会怀疑。
于是对程闵说了自己心中的想法,程闵哈哈一笑道:“好!朕给你准备两百万,你可以带回去想孙权交差!”
郭嘉就次说道:“皇上,反间计!假写东吴大将军、大都督周瑜的书信,让陆逊去告诉孙权。如此孙权疑心周瑜,阵前换帅!”
阵前换帅的一方,一般都是惨败收场。弘威皇帝程闵大喜过望,然而他想到了一点,道:“孙权一定熟悉周瑜的笔迹……。”
郭嘉笑道:“无妨,贾诩军师最会模仿人的笔迹了……。”
咦!贾诩大吃一惊,他素来比较小心,心说你告诉所有人老夫擅于模仿人,后面若是出个事,不是就联想到老夫身上了吗?贾诩急忙出班说道:“皇上,臣与那周瑜善写“草圣”崔瑗的草书,因此笔迹仿佛可以临摹……。”
于是,程闵便下令寻找周瑜的笔迹,让贾诩临摹。周瑜是大才子,墨迹还是有流传的。
这时庞统有走了出去,因为他想出了连环计,道:“陆逊既然是诈降的,那一定要做点什么,最简单的就是趁机发动偷袭我军水寨的计谋。若是能够通过陆逊的口,让孙权将大小船只连起来,那时候,我军就能够顺利反击将其全部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