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卑鄙在古代 > 第29章(第1页)

第29章(第1页)

看到陈举高高兴兴的离去,贾获心里越想越不是味。放下笔,冲进自己的休息室,把门一关,就对着吊在梁上的几个人形沙袋甩开膀子一顿胖揍,一边打还一边骂&ldo;打死你们这些猪头、变态,干你xx的……&rdo;,这些沙袋分别写着几个人名……_

青州东莱郡不其县城外,吴辽试验田。&ldo;老吴,我给你带客人来了!&rdo;杨川大大咧咧的走进试验田边的茅屋。&ldo;有没有凉茶,我渴死了,这天真他妈的热……&rdo;

&ldo;咦!老吴这家伙跑那去了?&rdo;两人进屋后,发现连根人毛都没有。陈举看了看房间,发现满屋子的书籍、各种笔记,还有很多农具,有些是自己从来没见过的。&ldo;娘希匹,这家伙可能在地里,咱们去那里看看。&rdo;喝饱了水的杨川忽然想到什么,拖着陈举跑出去。

…………一到地头,陈举就看到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蹲在田边,死死盯着快熟的小麦,嘴里还嘀嘀咕咕的念叨:&ldo;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rdo;这个人一身短衣,脸上黑黝黝的,脚上手上都是泥巴,哪里有半点官员的样子。

&ldo;喂,老吴,我给你带客人来了!他妈的,好热!&rdo;杨川走过去一把拖起那人,给陈举引见。&ldo;子昂,这位就是本县县尉,吴辽吴公弨。&rdo;又指了指陈举,&ldo;老吴,这就是&lso;元元文社&rso;的社长,新举的孝廉,陈举陈子昂……&rdo;两人互相见礼之后,陈举发现吴辽又蹲下去观察土壤,一副恨不得钻进去的样子。一会儿,又拿起脚边的竹简看了看,抬头叹息:&ldo;奇怪!奇怪!该做的我都做了啊,但怎么产量还是提不上去呢?到底是哪里有错呢?&rdo;

&ldo;老吴,你还是不死心啊,这个粮食怎么可能达到亩产百石呢?你就别异想天开了,还是干点正经事吧。&rdo;杨川看到吴辽这副样子,心里很是不以为然。

没想到吴辽听了之后,马上激动起来:&ldo;你懂什么,粮为国之本,只要我把这个亩产百石的办法搞清楚,我大汉就永无饥荒,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没有比这个更正经的事情了,比你整天玩沙盘有意义得多!怎么叫异想天开?&rdo;

杨川觉得自己人生最大的爱好被鄙视了,像被人踢了一脚一样跳起来:&ldo;我玩沙盘怎么了?你就知道玩泥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你懂吗?&rdo;

&ldo;没有粮食,你打个屁!打哈欠去吧!&rdo; &ldo;%○☆◇□△……&rdo;

&ldo;§〓¥&tis;※$#……&rdo;我拷,这两个家伙怎么一见面就干上了。陈举连忙上去劝解,好不容易把脸红脖子粗的两个家伙拉开。

……冷静下来的吴辽得知了陈举的来意后,立即像见了亲人一样,也不管自己手上的泥巴,拉起陈举的手就大谈起自己的心得、困惑等等,看得杨川在旁边直翻白眼。关于农业的话题倒是难不倒陈举,毕竟生物学和农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陈举对农业也算的上比较了解,不像对传统工业那样两眼一摸黑。听到吴辽正在钻研《氾胜之书》上的&ldo;亩产百斛&rdo;问题,心里大为吃惊,说起这个问题,陈举还在大学时,就和班上的老师同学讨论过。

&ldo;亩产百斛&rdo;是东汉《氾胜之书》中所记载的区田法的产量。区田法是一种精耕细作、抗旱高产的耕作栽培法,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它所宣传的产量,实有夸大之嫌。《氾胜之书》说:&ldo;区种,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rdo;这一诱人的产量,几千年来吸引着不少人进行区田法的试验,现代学者也曾为此争论,有人称之为&ldo;亩产百斛之谜&rdo;。陈举他们班上也试验过,虽然可以取得小面积丰产的效果,但都没有能够达到&ldo;亩产百石&rdo;的指标。&ldo;亩产百斛&rdo;换算成今日的市制,合每市亩3800~4080斤。这种恐怖的产量,不要说在汉代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达到,就算20世纪的袁隆平大大搞的&ldo;杂交水稻&rdo;也达不到啊。其实,从陈举知道的资料看,氾胜之本人也没有实现过这样高的产量。氾胜之说:&ldo;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rdo;又说:&ldo;验美田至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十一石。&rdo;前者是一般农作法所能达到的高产指标,后者则可能是氾胜之试行区田法实际达到的产量。

氾胜之推广区田法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找一条出路,使他们能够活下去,以维持封建统治的稳定。他所设计的区田法,强调不要求成片耕地,可以利用边角荒地,不要求铁犁牛耕,可以利用人力作区,用意正在于此。为了增强对贫苦农民的吸引力,着意渲染其高产的效果,以至于把理想化的、自己也没有达到的高产指标写到书中。这种做法,是有悖于他作为一个农学家所奉行的求实精神的。&ldo;亩产百斛&rdo;这个产量其实是不可信的,陈举因此把氾胜之封为&ldo;中国放卫星第一人&rdo;,虽然没有文革时亩产几十万斤那么变态,但在东汉也是极为yy的了。听完陈举的研究结论后,吴辽顿时像霜打的茄子,一脸的梦想破灭的凄凉表情。陈举看到吴辽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心里也有些同情,看来这个吴辽是个纯粹的学者啊,放着好好的官职不干,却跑来像个农民一样种田,想起自己那个时代,吴辽这样纯粹的学者简直就是熊猫一样少见,至少自己就做不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