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高无既为沈临设下的陷阱。
少年将才,驰骋沙场之时为父出谋划策,曾多次叫北燕吃亏,双腿残废回京后,消停了几年。未曾想竟又折损了他在凉朝都城的大半暗线。
高无既焉能咽下这口气,不惜提早曝光早早埋下的棋子,只为了能出心中一口恶气。
他知靖武侯父子二人武功奇高,不惜亲自出马,只为设套擒下沈临。
若是擒下沈临,逼靖武侯就范便易如反掌。退一万步,就算靖武侯不肯就范,沈临天纵奇才,凉朝若能折损了此人,倒也不亏。
既然决定亲自出手,高无既自然是做了万全把握的。
沈保玉为表忠心,亲自服下寒毒。高无既借此威胁沈全为自己所驱使,再加上沈保玉的亲笔信,信中已言明自己三年前就已投靠北燕。
如此,沈全就陷入两难之境。他若想解儿子体内寒毒,就必须为北燕所驱使。即便他想向靖武侯求助,然沈保玉早就已经背叛大凉朝。纵然最终救下一条性命,凉朝也再无沈保玉容身之地,前路无望也。
即便沈全再忠心,他也别无选择。
高无既是如此想的没错,但他千算万算,没算到沈全与沈保玉,是一对截然相反的父子。
沈全在得知自己儿子背叛靖武侯府、背叛凉朝后,表面虽经过一番挣扎后答应了北燕所需,背地里却一封请罪书直接投到了靖武侯案前。
沈全在请罪书中言明一切,包括儿子的背叛、所得的北燕情报、高无既的计划。
不得不说沈全是个明白且有魄力之人人。
靖武侯和靖武侯世子都是宽厚之人,沈保玉虽铸下大错,但念在沈全忠心为主的份上,也能饶沈保玉一命。
其有魄力则在于,他明知儿子已中寒毒,在儿子的性命与忠心护国护主之间,还是选择了忠心。
据沈全的情报得知,高无既会派人埋伏在章岚山脉山脚下的黎州城外,也是凉朝人去章岚山脉的必经之地。
沈临得到消息后,便立马派密探埋伏在黎州城,查探可疑人群。
据情报回信,在黎州城经过的一拨可疑人群,领头人的行装打扮,是高无既无疑。
算算时间,恐怕高无既已经带好人马埋伏在章岚山脉山脚,就等着明天沈临自投罗网了。
高无既出现在凉朝境内。这无疑是将其抓捕的最好时机。
只是,靖武侯也不知自己儿子会作何选择。
如今凉朝内乱刚止,风雨飘摇,北燕与又虎视眈眈,若是能将高无既除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同时,也代表着舍弃了李羡鱼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