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里还有很多大臣在对饮,有意无意的瞄向这边,你丈人喝成这样,你不劝阻就太不像话了。
“丈人,你少喝点,要不这样吧……”
孔宣想了想说:
“我这两天听说纣王派出太师箕子、少师比干等大臣,替他巡视诸侯各国,准备挑选贤能,充实朝堂,他们还联手出了一份考题,能考过者便可入朝为官,要不我去试试?”
不顾面色大变的苏护,孔宣接着说道:
“只要考过去,便有了官方的认可,证明我有真才实学,当大吏也没人敢说三道四……放心,考过了我也会履行三年之约,一定把冀州建设好才走。”
“这消息你听谁说的?”
苏护黑着脸问道。
为了封锁这个消息,避免自己侯国内的人才流失,苏护早就命人严密封锁消息了。
诸侯各自为政,就算你是纣王,也不能抢我的资源和人才。
前来贺喜的那十几个诸侯,也都是这么干的。
孔宣来提亲,苏护半点没有为难他,也是想让自己闺女快点成婚,把这位“孔圣人”拴住,留为己用。
免得他哪天得到消息,跑去参加应试。
商汤六百年不出的旷世奇才,生在自己地盘上,怎么可能允许他流失掉?
其实孔宣刚刚声名鹊起的时候,苏护就注意到他了。
一度想给某人强行安个官职,先绑在自己封国再说。
后来苏全忠才伪装成平民,去接近孔宣。
了解到某人的性格,知道这家伙吃软不吃硬,苏大少才劝住父亲,把自己亲妹妹送入虎口……
费了这么大的劲儿,还是让孔宣知道了这个消息,苏护岂能不恼火?
“丈人,你放心,知道这消息的没几个,再说选拔还有半个月便结束了,届时少师比干便会回朝,百姓就算知道消息也赶不及了。”
孔宣安慰道:
“你冀州侯把闺女嫁给我,待我如手足,我孔宣又岂是忘恩负义之人?”
“这次我只是去试试自己的才学,考个文凭便回来。”
“这样也能给自己留一条路,这次得到比干的看重,在朝堂上挂了名,三年后去朝哥为官,路总能好走一些。”
孔宣这些心里话,也算是推心置腹了,让苏护一声哀叹,只能失落地摆摆手,表示你想去就去吧。
他只恨自己的庙门太小,不是天下共主,养不住自己女婿。
但既然孔宣决定要去,他也只得倾力帮助自己女婿,忍不住叮嘱道:
“纣王此次招贤纳士,共分四个考场,北方考场在北伯侯的崇城,由比干坐镇,此行一路上要经过很多原始部落,你记得多带些人,实在不行我让郑伦带领他的三千乌鸦军护送你。”
“让丈人费心了,有我的七十二义从足以。”孔宣抱拳道谢。
“你不会不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