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广泛,因此,手部乃是除了表情、嘴巴及眼睛之外的表现感情的重要工具。例
如,当我们心里展开思考活动、意识活动,以及无意识活动,如果无法用语言来表
达自己的思想时,也会借助手脚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精神病中,有一种病称为“躁病”,当他们情绪激昂时,到处走动,手脚也
会不知不觉地乱动。精神病理学中称此为“不安静”状态,也就是患者的心理状
态,犹如透视镜一般,通过其手脚动作传送给我们。
不过,这种现象并不限于精神病者。当我们一边打电话,一边也会在记事本上
无意识地胡乱涂写,等电话打完后,再来看胡乱涂写的结果,便会发现竟是完全看
不懂的文字或图画。然而,这却是一种下意识中的心理表现。上述那个故事,便是
这种下意识动作,引出侦破工作的顺利进行的结果。
这里,我们先举几个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手脚动作的例子,以此来分析相关
的心理状态。
首先,是双手抱臂的姿势。所谓抱臂这个行为,第一,具有保护人类最重要的
心脏之意,因此,这个动作可以视为一种拒绝的表现;第二,由于看不见手掌,所
以可以解释为了防备对方的攻击性行为,在防卫对方的同时,在必要的时候,也会
转守为攻击的一种姿势,即使没有武器,也能立刻出手攻击对方。
我们经常看到的以手摸头的动作,就表明了其想强调正在用脑筋思考某些问题
的心理表现。有时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在绞尽脑汁、欲理出头绪时,也往往用手去
摸头。因此,由于各种情况的不同,有时是敲敲头,有时则搔搔头,也有抓抓头发,
或者以手掌揉太阳穴处等等。此外,当一个人的思考速度增快的时候,他的手动作
会随之加快,手的活动与思考速度成正比。当新构思浮现的时候,抓头的频率往往
会随之加快。同样在思索,也不会都是搔头动作,有时候是以托腮方式凝思。这表
示沉静而专心地在思考,在这种情形之下的思考能较为平缓,集中程度比较弱。
喜欢握着拳头打掌心或者扳手指关节使其格格作响等动作的人,大多为对体力
有自信的人所做的,也可以说是威吓对方的动作。不过在这个时候,脑海中一般不
会思考,因此,对这种人,不可畏怯,对其讲道理,往往可以突破其弱点。相反地,
如果同样感情用事,事态便会愈加扩大,导致不可收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