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都是跟随父母出来看灯会的,其中一部分与父母亲族走丢,还有一部分则在这次动乱中彻底失去了亲人。
原本着急就医的文喜,这次却没有大喊大叫,“严公?”
殿中侍御史严真清并没有像那群胆怯的宗室与朝臣一样躲藏起来,而是在兵变时利用自己在文坛上的声望,组织了一些民兵积极平乱。
“小文?”
严真清听出了文喜的声音。
而车内的李忱也听出了授业老师的声音,李忱并没有下车,而是抱着苏荷,于车内叉手行礼,“学生李忱,见过先生。”
严真清看着雍王急切的模样,于是将路让开,“十三大王先去办要事吧。”
“长安城的百姓,就拜托先生了。”
李忱再次行礼道。
“驾!”
文喜架着马车离去,一阵寒风吹起了严真清的幞头系带,他看着马车离去的方向,里面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不禁发出了叹息声。
“叔父。”
两个与严真清年岁相近的中年男子将手中带血的横刀收起,“叔父。”
严真清回头,发现是刚刚因混乱而冲散的两个宗侄,“泉明、季明,你们没事吧?”
两个青年摇头,“刚刚城中一片混乱,幸而我与季明有些身手,加上带出来的几个家奴,护得几家人平安,但也仅仅只有几家。”
严季明低头失落道,“幸好父亲在范阳,这次没有跟随范阳节度使陆善入朝,否则见此场面,定会拿刀与贼人拼命。”
“本来,叛军士气正盛,眼看无法护住时,长安城中突然涌入两支骁骑卫士,叛军就这样被吓退了。”
严泉明说道。
“折冲府?”
严真清摸了摸胡须思索。
“是上洛郡,马蹄卷起的烟尘,淹没了整条长安大街,应该不下千人。”
严季明说道。
“上洛郡只有两府卫士,此次叛乱是突然而至,且是为刺杀天子诛杀奸相而来,应该不是兵部与圣人调入京城的。”
严真清分析道,随后他又看向皇城处,半眯着眼睛,“上洛太守李守忠,可是贵妃娘子的故人呐,为了一个恩情,甘愿冒诛九族之罪么。”
“贵妃娘子…崔贵妃吗,若是崔贵妃那便不足为奇。”
严季明说道,“范阳军中亦有旧将曾受娘子之恩,当年崔氏冤案,更有赴死者,只可惜娘子消香玉陨,这盛世,便也一同去了。”
“不过,崔贵妃已仙逝多年,那故人,又是谁请来的?”
严泉明疑惑道。
严真清知道是谁,但他并没有说出来,“将这些伤民与孩子安顿好吧。”
“喏。”
“过了这个上元夜,阿兄就已是一个甲子的高龄,操劳半生,也应该好好颐养天年了,回去之后,你们好好劝劝他。”
严真清朝两位侄儿提醒道。
二人点头,明白其意,严真清族兄严高清任范阳节度使判官,为范阳节度使陆善属官,受到陆善器重,严真清之意,是在提醒兄弟二人。
“阿爷说过既是属官,也是大唐的臣子,无论身处何处,都无法改变一个臣子的忠心。”
作者有话说:
严真清原型是颜真卿~
皇帝对李忱还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崔贵妃死在了最好的年华中,也是皇帝最喜欢最依赖的时候。
纯属虚构,请勿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