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刘振华只能又把这大半块馕掰成两半。一半吃,一半揣进口袋里留着。
别克吃饭的速度极快。
刘振华身为老兵,吃饭速度可是在部队里练出来的,有时候急行军,一走一整天,几乎没有修整,就得边行军边吃干粮。
而别克竟是比刘振华吃的还快。
他刚啃了一口馕,别克已经吃完,拍拍手,开始在自己的皮袋子里翻腾。
他从里面抽出来几条裁剪整齐的毡子,这是牧民们用来搭建毡房的主要材料。得一寸一寸的擀出来,极费工夫。
刘振华问道一股清香的气味,问道:
“别克,这毡子上有什么东西?闻起来有点像松树!”
别克将毡子拿到刘振华面前,回答道:
“这上面嘛,我涂了一层厚厚的油,就是从那个松树身上嘛,刮下来的!”
刘振华没有闻错。
毡子上浸润的正是松脂。
但他不知道别克带着几条浸满了松脂的毡子到底是做什么用。
别克将毡子放在一块石头上,然后四下里寻摸开来。不一会儿,找到了几根枯枝。他用自己的胳膊在枯枝上比较了一下,按照估算出的间距,把枯枝一节一节踩断。
“你要做火把?”
刘振华看出了点名堂。
别克回答道:
“对!这里嘛,大声说话不行!打这个嘛,也不行!万一有牲口冲过来,它们怕这个呢!”
他说“这个”时,指着自己的那把老式撞针猎枪。
枪声可比说话嗓门大带来的震动打多了,也有引发雪崩的风险。
越往上虽然野兽罕至,但万一碰到了,又不能开枪,就得用火把它们吓退。
刘振华和别克一起做了起来。
先把毡字缠绕在树枝上,不必缠绕的太近,要让每一层中间都充满空气,这样火才能烧的旺,并且延长火把的使用寿命。
接着在用麻绳把毡子的上端和下端固定住,一根火把就算成了。
等都做完之后,刘振华发现火把的数量刚好是人手一个。不过他看到别克准备的毡子还有几条剩余的,显然是昨天他去了营地之后,数清楚了人数,回去认真做了准备。
“谢谢谢谢,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一定尽快把路修通,让人民能尽快享受到便利!”
徐参谋激动地上前握住别克的手。
但他说的话却太文气。
别克一个劲儿的笑,其实根本没有听懂多少。
刘振华见状,直接拥抱了别克一下,然后对着他说道:
“等我们完成了任务,山这边和那边嘛,就通了!你的牛啊,羊啊,马啊,就可以直接过去!不用绕圈子!”
经过刘振华这么换个说法一讲,别克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这座山从他爷爷的爷爷再往前的时候就矗立在这里,因为它,每年转场的路程要增加十几天。
在里面修通一条路,这可是别克想都不敢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