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笑道:“后天有个小庙会,麟儿说想去给哀家求个护身符。哀家都这把年纪了,还要什么护身符,你们这些年轻人倒是可以去玩玩,哀家记得塔山的庙会还是很热闹。”
顾嫣倒也不好推拒,就笑道:“这也是世子的一片心意,带个护身符在身上虽说未必就真的管用,但能让世子心安。就算人家天上的神仙也有个法宝傍身,太后娘娘算半个神仙,那护身符便是半个法宝。”
“就你这丫头会说话。”太后笑道,“麟儿,阿嫣姑娘知书达理,贤惠孝顺,这门亲事是你赚了,你今后要好好的对她。哀家也不知道还剩多少日子,哀家这一生锦衣玉食无灾无病,合该满足了,唯有你们父子是哀家心中的遗憾。”
无论外人盛传东平王府怎么富可敌国,老太后却知道东平王身边连个暖床的人都没有,他这后半辈子过得都跟个和尚似的。皇上怕她伤心,关于东平王的事都专捡好听给她说,可她还是知道了,东平王这些年过得郁郁寡欢,忧思成疾,身体也并不好。
不然他怎会连自己大寿都没来,而慕容麟又这么着急着回去,也自是与他的父王有关系。
一想着这些,太后的眼泪又出来了。
慕容麟一旁默默的坐着,没有说话。顾嫣暗中腹诽他这榆木脑袋,现在装什么老实木讷,平日里和她针锋相对,伶牙俐齿,现在却连句好话都不知道说。
顾嫣只好劝道:“太后不必忧心,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您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真的。依我看呐,王爷有情有义,深受百姓爱戴,此生还能遇上一个与他琴瑟相合的王妃,已是何其有幸?你看这天下芸芸众生,又有几人能遇上一个值得去爱一辈子的人,又有几人能觅得和自己惺惺相惜的知音?两厢情悦已是难得,人生在世终归有一死,就怕碌碌活了一辈子,到最后却爱错了人。”
太后听后,倒是没再哭了,拉着顾嫣道:“你这孩子年纪轻轻的,倒是想得通透。”
慕容麟也不由得抬眼看向她,似有几分探究之意。
太后怅然叹了一口气,“当年多好的一对璧人呀,你说上天怎么就忍心将他们拆散?”
“人说花无百日红,或许便是这个道理。不过依我看,王妃或许只是来这人世间历劫,走一趟又回到仙班去了,指不定她正在天上看着王爷和世子呢!”顾嫣道。
她倒是不知道这世上到底有没有神仙和鬼怪,她死后也没有喝下孟婆汤,闭眼睁眼间,就回到了十五岁。
慕容麟神情古怪地看着她,没有反驳,也没有附和。顾嫣也懒得理他,她现在是看出来了,这人只有在自己面前时,才威风凛凛,歪理一大堆。
“你这张嘴呀,真是……就会宽哀家的心。罢了,今儿是个好日子,哀家叫你们来也不是说这些不开心的事。”太后平复了不少,“哀家看你和麟儿感情这么好,哀家也就放心了。”
顾嫣一时语结:太后她老人家是哪只眼睛看出她和慕容麟的感情好?这不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哀家一开始还担心你不想嫁给麟儿,东陵那么远,是委屈你了。”太后道。
顾嫣朝慕容麟淡淡的看了一眼,见对方一副置身事外的悠然态度,她忽然也不想开口替他长脸了。好话说多了,怕是要长了这个东陵王世子的威风,到时候在他眼里反成了自己想巴结他攀附他。
谁知这时慕容麟说道:“皇奶奶放心,东陵虽然地方偏僻,但经过父王这些年的吏治革新,而今也不比京城差多少,不会委屈到顾姑娘。”
“可阿嫣到底嫁那么远,今后想要回娘家一趟也是不容易。你要好好待她,切莫委屈了这么好的姑娘。”太后道。
说罢,太后又着人去将她私库里的东西拿来,赏了顾嫣和慕容麟。两人陪太后坐了一久,直到皇上身边的太监过来传慕容麟和顾嫣,两人才别了太后,跟着太监走了。
老皇上身边的太监,顾嫣还是记得一些,不过这些太监后来莫名其妙死去的不少。跟在皇权中心的人就是这样,说不准哪日知道了些不该知道的消息,就是离死期不远的日子。
顾嫣心中还是有些好奇,便塞了一块银子给那太监问道:“白公公,可知皇上找我们是为何事?”
那老太监也算是跟在皇上身边的人,知道皇上对东平王世子特别好,哪里敢在慕容麟面前接顾嫣的银子,更何况现在顾嫣马上就要成为世子妃。
“顾姑娘使不得,使不得!小的只是奉皇命办事,不敢贪拿姑娘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事,小的也不太清楚。”白公公客套回绝道。
“白公公特地跑一趟,辛苦了,这是我送给你的,并不是你贪拿的。”顾嫣道,她直觉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皇上只是想问她和慕容麟的婚事,老太监不会这样藏着掖着,定会笑着道喜。可现在她又实在想不出来,老皇上会有什么事急着召见她和慕容麟。
老太监和顾嫣相互推让了会儿,慕容麟不冷不热道:“给你你就拿着吧,顾将军长女的面子还是要给。”
白公公这才收下银子,笑着再三道了谢,“小的真的不太清楚,好像和一块玉有关,公主和顾家二小姐都在圣上面前跪着。”
一听和玉有关,顾嫣心下就暗道不好,难不成是真的是慕容麟送给自己那块玉被顾婉拿去作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