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长王宝库见牤子带领垦荒队员如期而至,非常高兴。
按照他事先准备,已经动员了十多户家庭,要把垦荒队员化整为零安排到老百姓家吃住,种畜场给予适当补贴。
牤子思来想去,觉得这样不妥,他不想给种畜场的老百姓添麻烦,也担心不好管理,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牤子决定还是集中居住,大锅饭伙食。
王宝库尊重牤子的意见,两人察看了几处空闲房屋,最终牤子看中了紧挨着东辽河岸的两间茅草房。
这两间茅草房以前是潘桃的家,潘桃走后,一直空置着,场里人忌讳,没人愿意居住,分配给谁都不要。
茅草房虽然只有两间,但是前园和后院却不小,茅草房里住不下二十几人,搭帐篷的地方却绰绰有余,而且潘桃家锅灶和厨房用具保持完好,生火做饭不用愁。
四姑娘还在毛草房西侧小仓房里发现了捕鱼工具,非常齐全,可以用来捕鱼,大伙很是期待。
中午,王宝库安排种畜场场部食堂为大伙准备了高粱米饭炖大豆腐。
吃完午饭,大伙回来开始搭帐篷,种畜场可供搭帐篷的材料很多,木头、板皮、柴草、帆布材料齐全,干起来很顺手。
四姑娘让幺丽收拾屋子,她和大憨带着冰穿子、抄网和水桶,跑到东辽河畔的柳毛甸子寻找水塘,凿开没有化透的冰层,不到一个时辰就逮回半桶蛤蟆和小鱼。
傍晚,帐篷搭完了,连上茅草房,成一个四合院,屋里火炉取暖,板皮大炕,茅草铺床,比在矸石山工地的条件好许多。
种畜场提供米面油,热心的老百姓送来冬储白菜和土豆,有蛤蟆和鱼,大伙晚饭吃得饱吃得香。
吃完晚饭,两间茅草房留给四姑娘和幺丽,大伙歇息,牤子带大憨去孟婆家看望父亲,为父亲送去换季衣服。
孟婆家变为革命家庭以后,与以往大不相同。
这段日子,登门拜访孟婆家的人络绎不绝。有过去的一些老熟人来表示祝贺的,有慕名而来看病的,更多的是来为孟娜说媒提亲的。
孟婆和孟娜每天从早到晚应接不暇。
说起为孟娜说媒,过去无人问津,现在很多人都怕落后错过机会,有诚意的不乏家住城里有身份的人,甚至有很多条件不错的小伙子情愿做上门女婿。
孟婆留心留意,并不拒客,孟娜却不屑一顾,以她的眼光看这些人,多半是目的不纯。
不过,孟娜的舅舅和舅妈最近领来一位小伙子,长相仪表堂堂,看上去人品也不错,煤校毕业,在煤矿机关工作,父亲是某中学校长,母亲是一名教师,而且是孟娜舅妈的亲妹妹。
小伙子对孟娜一见钟情,不计较当上门女婿,愿意改行学中医,孟婆同意他与孟娜交往,孟娜没说不同意,却对牤子还抱有一丝幻想。
且说,牤子和哥哥大憨步行来到孟婆家,孟娜打开房门。
“哥,你怎么这么晚来了?”孟娜接过牤子手中的衣物。
“我是和大伙一起来这儿开荒种地的,”牤子为孟娜引荐大憨,“这是我哥。”
孟娜看了一眼大憨笑了笑,大憨嘴拙,点了点头,牤子和大憨随孟娜进屋。
孟婆家已经掌灯,孟娜刚才是在外屋收拾厨房碗筷,孟婆正在屋里为牤子的父亲大倔子针灸。
“婆婆,辛苦了。”牤子道,“这是我哥哥大憨。”
“婆婆好。”大憨问候一句。
孟婆瞥了一眼哥俩,没有说话,继续针灸。
“你俩一起来,家不要了?!”大倔子气色不错,说话还是一副倔样,“干啥来了?”
大憨道:“开荒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