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这使他一举成为德国梵文研究的奠基人。此书
成为比较语言学方面的巨著。1810年至1812年间,他在维也纳发表了《论
现代史》、《古代与现代文学史》的讲演,内容大多涉及历史、哲学和文艺
学。在他看来,历史就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过去的自我意识,而文学则是一
个民族精神生活的体现。
1799年,施莱格尔发表了他唯一的一本小说《卢琴德》,这是他的理论
的实践。小说结构散漫,把一些抒情的信札、断片、对话等掺杂在一起。书
中没有故事情节,只有一对影子一般的人物尤利乌斯和卢琴德在幻想和渴望
中倾吐衷情。他们反对社会的道德和习俗,但颂扬闲散生活、为所欲为、性
爱自由和官能享受——浪漫的爱情和婚姻。施莱格尔在此所在描写的是如何
把现实生活艺术化,化为席勒的精神的自由“游戏”,化为一种梦幻,在这
种梦幻中。憧憬总是得以实现。这种憧憬无非是无目的的生活以及沉入自然
的奥秘之中这本书在当时被一些正统的人称为色情的《卢琴德》,因这本书,
弗·施莱格尔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施莱格尔有一个宿愿,即他不仅要像路德一样传教和争辩,而且还要像
穆罕默德一样用语言的火剑来征服世界上的精神王国。他虽然未能如愿,但
却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后来的早期浪漫派作家的出现作
好了准备。
-----------------------页面45-----------------------
月色皎洁的魔夜——蒂克
蒂克(johanndwigtieck)是和诺瓦利斯齐名的早期浪漫派代表作家,
于1773年5月31日出生于柏林,父亲是制绳工人,曾先后在哈勒、格廷根
和埃朗根学习神学、语言和文学。20岁时曾游览莱茵河流域弗兰肯一带以及
班贝格和纽伦堡地区的中世纪城堡和古代建筑,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不
小。两年后他在柏林开始从事创作。后来在耶拿结识了施莱格尔和诺瓦里斯
等人。
早在学生时代,蒂克就深受歌德、莎士比亚和霍尔柏格的影响,少年时
期曾模仿过莎土比亚的仙诗和奥西安的忧郁情调。后来在启蒙主义者尼柯莱
的鼓励和影响下开始创作。这一时期的大部分作品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