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还提议她把肚子里这个引了,改嫁给纺织厂的某个男职工,说那边可以为她安排纺织厂的正式工作,还同意她带着小当的户口嫁过去。
“那个男的36岁,老婆死了,上面有两个老人,下面有4个孩子。你也别嫌他年纪大,年纪大才会疼人。你嫁过去马上就有正式工作,到时候再生个一儿半女,日子就好过了……”
秦淮茹听他们所谓关心的话语,只觉得无知又残忍。
可他们却说的津津有味,越说越带劲,却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秦淮茹本想告诉他们,婆婆对自己有多好,新买的房子写她名下,家里的钱也由她管,还给了她从来没有的信心和期盼。
可看着秦家人面黄肌瘦却喋喋不休的模样,又懒得说了。
相比之下,婆婆每次训诲她的话显得那么的忠言逆耳。
秦淮茹一对比就看出两边的格局。婆婆在积极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而娘家人却是不停在抱怨,赌气。甚至觉得她不要肚子里这个亲生的,去给别人家当后妈是福气。
娘家人的格局低,因为他们的眼界低,觉悟低。
婆婆说过不与夏虫语冰,更不能与傻瓜论短长。所以,没必要和他们去争论什么,因为这些人根本听不懂,只会浪费她的宝贵时间。
秦淮茹的忍让,却让秦家人越说越兴奋,还帮她畅想起未来在纺织厂的美好生活。
她有些想笑,秦家人自己都吃不饱,竟然还敢建议她这个能从婆家带肉和面回来的出嫁女通过改嫁过好日子?
想起婆婆说过的一句话,她真的笑了:只有看不清自己的人,才敢无知无畏的去批评别人的人生。有这功夫不如踏踏实实去学点知识。
秦家人见她笑,还以为她同意了。
秦淮茹摇头拒绝道:“我带点吃食回来,只是担心我爸太久没吃肉。”
纺织厂的正式工作的确很诱人,但诱惑不了现在的秦淮茹,她留下肉和面给秦爸,就回了城。
路过国营饭店时,毫不犹豫走了进去,买4个大肉包子,作为她和棒梗的午餐。
回娘家一趟,花费了来往的车票。挺着大肚子,背着粮食和肉。在她以前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现在只觉得浪费时间。有这个功夫,不如给棒槌做顿营养午餐,自己看会儿书。
拆家666透过眼镜,对儿媳妇的表现很满意。
她倒不是非要秦淮茹守寡,只是低质量的二婚还不如守一份清静。
原剧情里傻柱见秦淮茹怀不上,也拿话挤兑她:“以前你不是挺能的,一个接一个,怎么跟了我就没动静?”
何苦因为“二嫁身”而被人看轻,背负着“不光彩的过去”去讨好新家庭呢?
至于秦淮茹的娘家人,那是她的血脉至亲,该怎么相处由她自己拿捏分寸。秦淮茹是个有分寸讲原则的人,这就够了。
中午放学,棒梗回家见到房梁少了两块肉,桌上摆放着四个大包子。
“我早上带了两块肉回你姥爷家,这是饭店买的肉包子,你快吃吧。”
棒梗没说什么,洗过手就抓起包子吃了起来。
“棒梗,对不起,妈以后不会再拿咱们家的肉回乡下了。”
“妈,您拿呗,姥爷是您的爸爸,您拿些回去给他吃是应该的。”
“等妈以后挣了钱再说,你吃饱自己去睡会。”
安置好儿子,秦淮茹坐到窗户边看法律书。虽然她只有小学文化,好多章节都弄不明白。但每当她打开书,才真切的感觉到生命的意义。
送她书的人告诉她,每个星期天可以去职业技术学校,那里有老师会教。她真是迫不及待的想星期天快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