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寻常往事不寻常作文600 > 第36章(第1页)

第36章(第1页)

然而,在从理念走向实践的过程中,还会产生诸多问题。祖父既抱教育兴国、教育兴省、教育兴边的理念,并力图通过推动教育来建其事功,立即就遇到当时的教育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问题。祖父看到现实中的诡弔:&ldo;中国自清朝末年,停废科举,兴办学校以来,国家对于教育,也并非全不注意;一般从事教育的人,也未尝不想借教育的方法,用教育的力量,来振兴国家民族。但是,学校办了几十年,国家民族,反转走到危亡的境地,这是什么原因呢?&rdo;他对此也进行了一番思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仅从教育角度看,也存在一些问题。祖父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的一次讲话中将以往教育未能兴国的原因归为三个方面。一是&ldo;教育与国策不相呼应&rdo;。这既有国策方面的问题也有教育方面的问题,而主要的问题出在国策方面。他认为,&ldo;中国近几十年来,没有一个确定的国策,教育也就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时而仿效欧美,时而仿效日本;时而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时而主张全法外人,时而主张保存国粹;并且只是掠取外人的皮毛,舍弃外人的骨髓,得着外人的糟粕,失却外人的精华。因此教育既然漫无目的,结果当然就毫无成效。&rdo;二是&ldo;教育与生活脱离关系&rdo;。他所说的生活是社会群体生活。&ldo;人类是群体生活的动物,要有群的互助,才能求得个人的生存。……可是,中国过去的教育,对于学生如何经营群体的生活,如何灌输合群的知识,如何培养爱群的道德,没有特别注意,没有致力和用功,所以一个学校之中,学生与教师,有时成为森严的壁垒;学生与学生,有时成为忤逆的仇敌。甲校的学生,同乙校的学生,闹出很深的意见;甲县的学生,同乙县的学生,酿出很大的争执。尤其是学生看不起社会上的人,社会上的人看不起学生。有了这种种错误,如何能合群?如何能爱群?在学校里就没有养成合群的习惯,爱群的心理,无怪乎出社会后,一受恶习的感染,一经势利的引诱,便会做起害群和卖群的勾当了。这是教育对群体生活不注重而发生的影响。&rdo;&ldo;教育与生活脱离关系&rdo;的一个重要方面是&ldo;教育没有注意学生毕业后的出路,更没有注意学生毕业后的职业。&rdo;这样,群体中存在&ldo;只能消耗,不能生产的分子,也是要大大影响于群体的&rdo;。&ldo;学生在学校毕业的一天,便是他感觉失业恐慌的开始。到社会上,没有职业,没有工作,发生苦闷,发生痛苦,于是懦弱者就堕落,狡悍者便捣乱。而社会上许多正当需要的事业,又感觉人才不够,造成&lso;事在找人不得其人,人在找事不得其事&rso;的极端矛盾现象。社会之不安宁,人事之发生纠纷,政治之不够上轨道,此为最大的原因。&rdo;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的一次讲话中,祖父进一步将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和中国历史传统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他说道:&ldo;中国教育的缺点有三:&ldo;(一)教育与团体生活脱节--学问愈高者,个人主义的程度亦愈高。在国家同时产生的人才,甚至为世人所谓的君子,每每不并立于朝。浅识者流,只知小人与君子不并立,殊不知君子与君子还是一样的不并立。历史上小人误国者很多,而君子误国者亦复不少。归根结底,都由所受教育与团体原不发生关系,所以一旦主持团体事业,去过团体生活,很容易把团体弄坏。&ldo;(二)教育与生产技能脱节--在这里,可以找出极流行的两个证据:一个是把人分成&lso;士、农、工、商&rso;四类;一个是&lso;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rso;的俗语。大家想想,为&lso;农&rso;为&lso;工&rso;为&lso;商&rso;,就不需要教育吗?假定农有士,工有士,商也有士,那么,为什么把士、农、工、商四者拿来平行序列呢?这是显然&lso;士&rso;与&lso;农、工、商&rso;脱节。大家又想,从事&lso;万般&rso;事业,就不需要教育吗?假定需要教育,为什么万般都是下品只有读书才高呢?一高一下,这又是证明&lso;读书&rso;与&lso;万般&rso;脱节。&ldo;(三)教育与生存条件脱节--中国在先秦时代,文武本是不分的,六艺之教,其中有射、御二项。小之,锻炼个人体格,以求个体之生存;大之,学会了弓、矢、车、马的运用,就可以打战,以求国家之生存。到秦汉以后君权强化时代,君主为了达到&lso;弱天下之民以强君之一身&rso;的目的,施行了&lso;弱民政策&rso;,不但文武分途,而且重文轻武,演到今天,民族体格日渐衰弱。文人以&lso;文弱书生&rso;自称,武人以&lso;一介武夫&rso;自命。因此,诚然文人不能打战;武人也未必会打战,这就是由于教育与生存条件脱节的结果。&rdo;鉴于以往教育的缺陷,祖父认为,在发展知识力方面,&ldo;应该根据&lso;反其道而行之&rso;的原则,第一要&lso;知识与团体结合&rso;,第二要&lso;知识与生产结合&rso;,第三要&lso;知识与生存结合&rso;。简言之,就是要实施团体训练、生计训练和军事训练。&rdo;显然,这里已经涉及到人格培养和知识结构问题:团体精神和人格培养有关;发展与团体结合、与生产结合、与生存结合的知识,也涉及价值观和人格培养;既然不是任何知识都能够与团体、生产、生存相结合,那么能够与团体结合、与生产结合、与生存结合的知识,则涉及知识结构。当然,这些问题不是一个&ldo;知识力&rdo;概念能包容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