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元朝全图超大图 > 第12章(第1页)

第12章(第1页)

忽必烈既是一名杰出的军事统帅,也是一位明智的封建帝王。马可&iddot;波罗在他的游记中道,&ldo;忽必烈大汗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rdo;,是&ldo;人类远祖亚当(ada)以来迄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rdo;,并且认为&ldo;彼实有权被此名&rdo;。而在另一部外国人所著的《蒙古源流》中,对忽必烈的评价是&ldo;治理大国之众,平定四方之邦,四隅无苦,八方无挠,致天下井然,俾众庶均安康矣&rdo;。

忽必烈在平定南宋、迁都大都、入主中原之后,颁布的一道《归附安民诏》中,就特别提及:名山大川寺观庙宇,并前代名人遗迹,不毁拆。由此可见忽必烈这一异族对臣服国家文化的爱护,同时也表明其将所继承的国家正体。这一点,表现出一个积极学习和尊重历史的态度。

忽必烈还尊孔重道,任用贤才,兴办学校,劝课农桑、安恤流民。他还&ldo;复租税,均赋役;明刑典,理狱滞&rdo;。元朝幅员辽阔,&ldo;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rdo;,忽必烈注重&ldo;发展边疆经济&rdo;,&ldo;发展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rdo;,同时,&ldo;南北方的统一,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前景&rdo;……所有这些都具有积极意义,影响十分深远。

此外,忽必烈更是时常拿汉高祖和唐太宗自比,问:汉祖唐宗孰与寡人?可见,忽必烈已经将自己在价值取向和治国标准上直接纳入到了中国的帝制正统。

从上述忽必烈的文治武功而言,可以说,忽必烈是蒙古继成吉思汗后一位最伟大的帝王,其在位的35年为蒙古的鼎盛时期,对蒙古帝国而言是一个划时代的时间。其领土则包括亚洲及欧洲东部,疆域之广,前所未有。这个帝国在整个欧亚非世界里无人能及了,就连中世纪的欧洲人都对其心向往之。

消除帝国的祸患

1262年2月,李璮在自己的封地山东益都,正式发动叛乱。忽必烈此时正在蒙古南部的草原指挥军队攻打阿里不哥。叛乱一开始,忽必烈请重臣姚枢分析当时的形势。姚枢对忽必烈说:&ldo;假如李璮趁我军现在与阿里不哥交战的机会,率部沿海岸直捣中都,封锁居庸关,将我军阻拦在关外,使我军前后受敌,补给中断,以致人心惶惶,这是他的上策;而如果他先联合南宋,坚守山东,再出兵不断骚扰我方边境,使我军疲于奔命,这是中策;要是他出兵济南,想等待山东各地汉族世侯响应支援的话,那必然无人追随,最后作茧自缚而已,这是下策。&rdo;忽必烈听后忧郁地问:&ldo;那李璮会选择哪一种方法呢?&rdo;姚枢回答:&ldo;下策。&rdo;

为什么姚枢可以肯定地回答李璮会出&ldo;下策&rdo;呢?原来姚枢所说的上、中、下三策,是从忽必烈利益得失的角度说的。要是从李璮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就很容易理解李璮为什么要&ldo;作茧自缚&rdo;了。出上策确实会给忽必烈以致命的打击,但同时李璮也会远离自己的根据地,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忽必烈先被阿里不哥击败;而不久以后,李璮或者被阿里不哥消灭,或者被其他世侯从后面包抄。总之无论是哪一种结果李璮都只在为他人做嫁衣而已。中策对李璮来说是最保险的,就算失败了也可以退到南宋境内,可惜他的性子太急,还没有等到南宋的答复就起兵了,这一条也就根本不可能实行了。尽管后来南宋派出了由夏贵率领的军队北上,但双方没有达成默契,效果也就不大。很快南宋的军队被击溃,只留下李璮独自去面对元军了。这样看来,出兵山东就成为李璮的必然选择。所以说李璮只能算是个枭雄,而不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李璮叛乱后很快就占领了济南。他在济南坐等北方汉族武装出兵支援,但很快就失望了。没多久,北方汉族武装就来了,但却是奉忽必烈的命令,来平定叛乱的。同年五月,史天泽等率蒙军将济南团团围住,李璮成了瓮中之鳖。很快城中弹尽粮绝,最后士兵竟靠吃死人肉维持生计。济南叛军纷纷从城墙上爬下逃命。七月城破,李璮想投大明湖自尽,水浅没死成,被俘后,被史天泽斩杀。

李璮是红袄军首领李全的养子,金朝末年,趁蒙古人入侵金国时造反,在山东成为一股割据势力。李全只是金朝末年在中原地区趁乱起兵的众多豪强地主中的一员而已,因此他的处世之道十分功利,反复无常就是他的&ldo;招牌特征&rdo;。这点从李全的履历上可以看出,他先是在山东反金,蒙古大军压境的时候又投靠了蒙古人。

蒙古人入侵中原后,为了统治的需要,把投靠他们且拥有重兵的豪强地主们封为世侯,所以李全的职位是世袭的。但李全没有亲生儿子,养子李璮便承袭父职成为军阀之一。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加封他为江淮大都督,使他的身份更为显赫。李璮虽然和李全没有血缘关系,可他却和李全一样野心勃勃。当年,忽必烈北征阿里不哥时,拨给了李璮大批的军用物资,要求他出兵助战。然而李璮却借口防御南宋,拒不出兵。在李璮的心里有一个愚蠢的念头,认为忽必烈无力两线作战,他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准备叛乱,跟忽必烈很多位高权重的汉族幕僚都取得了联系。当时他的岳父王文统,任中书平章政事,事后证明他是知道李璮要发动叛变的。但这些汉族幕僚的态度十分暧昧,既没有说明要参加,也没有出面阻止的实际举动。这更使得李璮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一起兵,就会一呼百应。为了使自己起兵后取得更多人的支持,他还派人与南宋进行了联系,承诺献出自己在苏北沿海的三座城池,以表诚意。不过还没有等到南宋政府的答复,李璮就已经起兵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