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桓熙对他的印象,但也仅限于此。
“主公可是听说过此人名号?”
马车内,与桓熙同乘的王猛很敏锐的察觉到了桓熙脸上的微小变化,疑惑道。
桓熙颔首道:
“不瞒先生,桓某确有耳闻,此人颇有智谋,虽然不及先生,但也是一时才俊。”
王猛失声笑道:
“莫非主公以为王某会为此心生妒意,才画蛇添足,加了半句?”
桓熙正色道:
“此诚肺腑之言,与先生相交至今,每与先生长谈,桓熙总有收获,先生天纵之才,料想,唯有姜尚、管仲、诸葛武侯等寥寥数人,能与先生在伯仲之间。”
桓熙此言并非谬赞,后世评价王猛,总喜欢以一句话来概括:
功盖诸葛第一人。
当然,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不能简单的拿来作比较。
桓熙话音刚落,只见王猛摇头道:
“主公过谦了,能与主公相交,下官又何尝不是受益匪浅,只恨不曾早日出山辅佐主公。”
一时间,车厢内,主臣二人,相视而笑。
王猛没有追问桓熙是如何知道这世间还有权翼这个人,毕竟他王猛隐居华山,不也被桓熙给请了出来。
他只能猜测,桓家父子在关西之地布有耳目,专门打探贤才。
马车来到征虏将军府,桓熙与王猛先后下车,由左右近侍簇拥着走进府中。
权翼早已在正厅等候多时,他看见一名器宇轩昂的青年昂首进门,料定此人就是桓熙。
“略阳人权翼,拜见将军。”
桓熙如今十八岁,早就不是当初乳臭未干的少年,步履之间,自有一番气度。
他在主位上坐下,抬手道:
“阁下就是权子良?无需多礼。”
权翼心中大惊,自己此前求见,也是报的姓名,并没有提及表字,如今桓熙居然直接就将自己的表字叫了出来,权翼难以置信道:
“将军竟知世间有权翼耶!”
话语间,带了几分自豪,这世上,又有几人真正能做到不求闻达于诸侯,熙熙攘攘,为的不就是名利。
桓熙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