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招手让何裕坐下,笑道:“规矩是要有,但这是在家中,又都是家人,有些东西也没必要循规蹈矩,那样大家都不自在。”
何裕点头称是,重新落座后,神情放松了不少。
四人饮了几盏酒后,郭诵又想起刚才造船的事,开口说道:“二郎,我想在平泽旁建个舟坊,如此也能造大船。”
“诶,这个想法不错。”
李峻点头赞同,思忖了一下后,说道:“你可以与鲁先生商量一下,请他定个章程后,再交由李钊与何裕负责便可。”
随后,李峻又转头对何裕说道:“朝廷将各郡的监铁权归到了郡府,你来任这个监铁使,这样也能为战船的武备提供些方便。”
虽然监铁使的官阶不高,却是等同于盐督一职,是个掌管税银的肥差事。
何裕固然没有那些贪墨的心思,但知道这是个要职,也是一份信任。
不等何裕起身致谢,李峻摆了摆手,继续道:“朝廷的税银是固定的,但咱们也需要武备与银钱。如何运做?你可以请教裴松明。”
裴松明在郡府中任西曹一职,负责荥阳郡内的稅赋与商贸平准。
荥阳郡内的水道通达,各段河道更是有众多的商船频繁往来。
裴松明向李峻做了请示后,在每段繁忙的水道上都设立了津、埭,用以收取行舟税与商贸税,为郡府获取了百万计的税金。
另外,裴松明还以官家的身份参与到商贸的买卖中,将各种物资通过运船贩卖到各地,再换回所需之物。
如此一来,郡府在获得了大量税金后,更有了充足的必须物质,无须再向郡内的百姓增加赋税,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李峻觉得裴松明的运作很出色,所以才让何裕向裴松明请教。
说到鲁胜,李峻已经有些日子没有见到这位老人了。
近来,鲁胜一直在处理部曲联合的事情,老人常常游走于郡县之间,很是忙碌。
“部曲的事情进展如何?鲁先生还在下边吗?”
这件事情一直是由郭诵与鲁胜负责,李峻也便问向了郭诵。
“已经商议妥当,咱们这边也将人派下去了。”
郭诵为李峻斟满了酒,继续道:“鲁先生不在下边,应该在广武的双堡。”
李峻有些好奇地问:“双堡?他住那里了吗?”
“黎天行在双堡内给他师傅修了个衡庐,与平春城中的一模一样。”
郭诵自饮了一盏酒,继续道:“近来,鲁先生就住在衡庐中,经常邀请好友在庐中做客,还命弟子将平春城中的一些人接到了双堡内。”
“哈哈。。。”
李峻笑了起来,说道:“老先生这动作可真快呀!连衡庐都建起来了。”
“哈。。。谁说不是呀!”
郭诵也笑了起来,继而又说道:“平春城内过来了百十户,都是些穷苦人家,以往都住在鲁先生的周围。”
说到了平春城,李峻想到了平阳郡的未来,现在姑且说是可能的未来。
平阳郡中多是汉人,在那个可能的未来中,汉人会遭遇什么?会处于一个怎样的噩梦?李峻看过史料,知晓的清清楚楚。
自己能救下那些汉人吗?
若在坪乡时,李峻不敢想这样的问题,能救下家人,救下坪乡的人就已经是极限了。
可今时今日,李峻敢想这个问题,因为他有这个能力,他也需要那些汉人。
然而,敢想并不意味着就能击退来敌,就能守住平阳,这不现实。
李峻所能做的只能是带着他们离开,离开平阳郡,退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至于哪里会相对安全?李峻做了权衡,最终还是选择了仇池。
“不能将他们接到荥阳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