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四年七月下旬。
帝发京师,出巡天下,不过主要还是北方一带,其中尤以顺天为重。
京师城门外,监国太子爷带着朝中的文武百官在此恭送陛下。
“朝中的诸多之事还是多要和大臣们商量,凡事三思而后行。”朱棣走在城门道路上,快到城门时下车嘱咐道。
“父皇放心吧,儿臣都记下了。”朱高炽在身后慢上半步说道。
“嗯,还有,还是算了,朕相信你。”朱棣抬起手刚想说道,看旁边朱高炽一眼还是没有说出来。
出了城门,朱高炽带着百官皆是跪下恭送。
“此次朕出巡地方,居守事重。今文臣中留汝四人辅导监国,若唐太宗简辅监国必付房玄龄等。汝宜识朕此意,敬恭无怠。”
朱棣对着吏部尚书兼詹事蹇义、兵部尚书兼詹事金忠、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黄淮、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四人说道。
“臣等明白,臣等必将尽心辅佐太子爷。”蹇义等人回道。
“嗯,朝中之事朕就交给诸位了。”朱棣对着身前跪满的文武大臣说道。
“臣等必不辜负陛下厚望。”百官的高呼声在城门处响起,路旁的百姓皆是远远跪下不敢冒犯龙颜。
皇帝出巡光是护卫的将士就达到了万余人,再加上随从的官员和下人依仗等也是快两万人。
朱棣在众多的官员恭送下上了御驾,这马车装饰算不上多豪华,不过这是陛下的座驾,那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外表皆是天子才能所用之物,甚是威严。
随着队伍的前进,朱棣坐在车上掀开帘子看了后面文武百官一眼,心中也是颇为复杂。
太子自是极好的,有时候朱棣都产生了退位的想法,不过碍于刚继位不久,还远未做出什么功绩。
心中也是不愿退位,至少得等自己做些功绩出来,这也是朱棣此次重点出巡北平的原因。
北平作为自己燕王时的封地,也是自己起兵之地,有着诸多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北平是直面漠北的边关,朱棣心中已经有了其他的想法,此行也有着此考虑。
马车在水泥路上行驶,异常的平稳,让朱棣深有体会,即使是宫中那些青石砖铺就的道路也没有如此平稳。
毕竟青石砖之间也是有缝隙的,马车经过有时还是会感觉到,不过水泥路却是没有感觉,如停止一般。
心中也是赞叹太子发明此物确实不错,对大明用处太大了,也有了急切之感。自己身为帝王若是还不如儿子,朱棣脸上可受不住。
另一边的朱高炽看着父皇的队伍远去,身后的百官皆是不敢先起来,皆是等着自己。
太子爷都没起来,哪个傻逼敢第一个起身?
朱高炽起身拍了一下衣服,很客气的对着众人道;“诸位都起来吧,往后孤还需要诸位协助处理政事,孤在此先谢过诸位了。”
“太子爷言重了,这是臣等的本分,臣等自然尽心为太子爷分忧解难。”
“对啊,这是臣等的荣幸。”
“臣也正是此意。”
。。。。。。。。。。。
百官皆是谦虚道,至于心中如何想鬼知道。
如今陛下不在京师,太子监国这容易让一些官员生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说到底陛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