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他们才清楚,一个寒门子弟能够做官有多不容易,其中经历的苦难有多少。
想当年他们意气风发之时,也曾想过凭借着自身的才华,一展抱负。
想着来改变着这一切,来给天下的百姓主持公道,还天下一个正义。
但经历了许多挫折以后他们才明白,即使自己成为官员之中的一员又如何?
想着改变这一切?
那只是笑话罢了,在朝廷之中寒门子弟也不过是远离权力中心的一员罢了。
即使有些权力,对于这局面也是无可奈何,因为这些士族不仅实力更强。
在地方上甚至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不夸张的说有些地方,百姓甚至不知道官府有何作用,有任何事都是找当地的士族解决。
这世界就是如此现实,不断地有人妄图想通过获得权力来改变这世上的不公。
倾尽全力终是能够成为决策的一员,但是这时才发现自己此前有多幼稚。
想要在这方面推倒士族实在是太难太难太难了,因为别人有钱有资源。
普通之人尽一生的努力才进入官员之中,但是别人可以培养更多的官员,甚至有着更多的手段。
在朝廷之中也严严实实的掌控着一切,让人心酸却又无可奈何。
即使成为官老爷,成为高高在上的京官又如何?
还不是要依附在那些士族手下,只不过是有了些许的地位,至于想改变着这一切?难如登天。
但是今日太子爷这话却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因为太子爷这方案确实是在帮助大明的百姓。
若是能够实行下去,那么士族的实力肯定会大大的削弱,甚至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陛下,太子爷,臣支持这土地改革。”
“陛下,太子爷,臣也认为这土地改革对大明颇为有利,若是能够成功,那我大明的强盛定是指日可待。”
“陛下,臣也如此认为。”
…………
接连不断有官员站出来支持,甚至是到最后六部的尚书基本上都站了出来。
不过对于这些大臣的支持朱高炽早就有了预料,因为昨日朱高炽便已经召见了蹇义,夏原吉和杨士奇等人。
三人对于朱高炽的方案那是异常的满意,不说关于田地的分配和管理,光是那所谓的一条鞭法便是让三人称赞不已。
三人都看到了这一条鞭法的有益之处。
一条鞭法也就是将各州县的田赋、徭役甚至是其他的杂税汇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这样只需要制定一亩征税多少即可,一年两征,不仅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还可以让地方官员难以暗中做些猫腻。
甚至是有的地方想要私立名目也不可能,因为朝廷只征收一个赋税,一年两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