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糊涂真正是“参”透、“悟”透了。所以当你面对现实、要学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那就会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
别把责备当家常便饭
有一位李先生,喜欢跟别人争辩,借以卖弄自己的学识而已,如果你不跟他争辩,他倒也不会来麻烦你,伤害你。这位李先生,自己是一个很好的人,忠实、不说谎、不伪装,也从来不投机取巧,不做一点亏心事,更不占别人便宜。
象这样一个好人,怎么会不受别人欢迎呢?
原来他过分看重了自己,以为自己是个十全十美的人,以为人人都应该以他为模范,为导师。因此,他就喜欢随时随地地去教训别人,指导别人。看见别人有一点点缺点,就加以批评、指责,像大人管小孩,老师对学生一样,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态。
甚至常常有意地夸大别人的缺点,把别人的一时疏忽或无心的过失,说成是存心不良或者行为不端。
同时他又不能容忍别人对他有什么不恭敬、不忠实之处。如果他吃了别人一点的亏或受了别人一点点欺骗,那他就把对方当作罪大恶极、无耻之极的人,加以攻击、嘲笑、讽刺或漫骂不已。
只要想一下就可以知道这种人是多么地令人可怕,到处都会激起别人的憎恶与反感。
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做一点错事,这自然是千该万该、十分正确的事。但不要因此就把自己看得太高,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以为别人都是笨蛋,只有自己才是圣人。
对别人的过失与错误,首先要分析他们犯错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认识不清,也可能只是一时疏忽,有时还可能因为求好反而犯了错误,主观上求好,而客观上犯了错误。除了一些真正与人为敌的社会败类,应该群起而攻之外,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都是可以原谅,也都是可以改正的。我们应该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对别人的错误,在不伤别人自尊心的原则下,诚恳而婉转地加以解释与劝导,安慰他们的苦恼,鼓励他们改正,自己吃了亏,受了骗,只要以后小心提防,不再上当就行了,不必就因此而跟对方结下深仇大恨,应留给对方一个悔改的余地。倘若一个人得罪了你,你不但不跟他计较。不向他报复,反而原谅他、宽恕他,必要时,还去帮助他,在一般的情形之下,他多半会对你十万分地感激,十二万分地惭愧,往往也会因此受了你的感化,痛改前非的。
放下身段,学习遗忘
蛇和老鼠是天敌,自古以来互相争斗。
一天蛇咬伤了老鼠的儿子,结果老鼠的儿子中毒而死。老鼠全家十分伤心。公老鼠决心报仇-杀死那条蛇,于是磨好了它的锐齿,守在蛇洞口。等蛇出来的时候,他一口咬下去,没有伤到蛇头,只咬下了蛇尾,结果蛇跑掉了。
老鼠全家因此心中不安,生怕蛇再来报复,于是想要讲和,拿了食物送到蛇洞里去。但是被蛇拒绝了,它说:“我们之间是不可能有和平的,我一看见你,就想起我被咬断的尾巴;你一看见我,就会想起死去的孩子。”
上天赐给我们很多宝贵的礼物,其中之一即是“遗忘”。只是我们过度强调“记忆”的好处,却反而忽略“遗忘”的功能与必要性。
人与人之间,能和平友好地相处,是不容易的。平时不觉得,一旦结仇,就会深刻的体会。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可见冤仇易解不易结。但是仇恨是不会轻易消除的,常会冤冤相报下去。
所以,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遗忘。
例如:失恋了,总不能一直溺陷在忧郁与消沉的情境里,必须尽速遗忘;股票失利,损失了不少金钱,当然心情苦闷提不起精神。此时,也只有尝试着遗忘;叉,期待已久的职位升迁,人事令发布后竟然不是你!情绪之低潮可想而知。解决之道无它一一只有勉强自己遗忘。
可见,“遗忘”在生活中有多么重要!
然而想要遗忘,却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遗忘是需要时间的。只不过,如果你连“想要遗忘”的意愿都没有,那么,时间再长也无济于事。
一般人往往很容易遗忘欢乐的时光,但对于哀愁的经历却经常忆起,这是对遗忘哀愁的一种抗拒。换言之,人们习惯于淡忘生命中美好的一切;但对于痛苦的记忆,却总是铭记在心。为什么呢?难道我们真的如此笨拙?
不,当然不是。关键在于我们的“执著”。我们很少静下心来检查自己“已有的”或“曾经拥有的”,都总是“看到”或“想到”自己“失去的”或“没有的”。这,当然注定了难以遗忘。
的确,我们这一代的人,好像个个都太精明了。无论是待人或处事,很少检讨自己的缺点,总是记得“对方的不是”以及“自己的欲求”。其实到头来,还是很少如愿——因为,每个人的心态正彼此相克。
反之,如果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试图将对方的不是,及自己的欲求尽量遗忘,多多检讨自己并改善自己,那么,彼此之间将会产生良性的互补作用,这也才是我们所乐意见到的。
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重新见到过去那种不那么功利的社会。这必须大家都肯放下身段,一齐来学习“遗忘”——遗忘那些该遗忘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