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1。3换豆腐
豆腐匠做好的豆腐拿出去卖这个是必须的事情,豆腐匠是专职的,(他)就指着做豆腐生存的,自然要把做出来的豆腐拿出去变成钱,回来养家糊口。早期小村豆腐匠出去卖豆腐是要吆喝的,小村常听到的就是:豆——腐!干——豆腐!这样的吆喝。既没有卖这个字,也没有换这个字。只有拉着长音儿的豆腐、干豆腐这几个字儿。那时候也没有后期的扩音器,也就是小村人们说的电喇叭,就只能够靠着嗓子喊出来。后来有了扩音机之后,特别是有了录放功能之后,豆腐匠事先录好了,到了屯子就打开开关,扩音机就一声接着一声的播放出事先录制好的“卖-豆腐”这样的“广告”来。
那时候小孩子们也很讨人嫌,往往在那声长长的豆腐后面还会听到:“上午不买下午就臭了”这样的声音。听到这声音,豆腐匠自然生气,不过跟孩子们较劲,那还是不能做的事情,往往也就只能够听之任之;家里的大人们也还是会管管他们的孩子的,再后来也就不再听到这样的声音了,也是真的。
小村人一听就知道是卖豆腐的来了,日子长了,也就能够听出来是哪一个做豆腐的豆腐匠:这个对于小村人来说也就很重要。
为什么呢?不同的豆腐匠做出来的豆腐口味是不同的,不喜欢吃的口味,小村人就不出去,以免碰到了(又不买)面子尴尬,等到喜欢的来了才出去(买)。
有人说小村人很贼啊?也不是。小村人也有选择的权利啊,而且处理的很好啊,我们说小村人们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没有形成潜在的不愉快,这不是很好的处理方法吗?有的时候真的是方法对了,能够带来出人意料的收获,而方法错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会打折扣的,或者出现不希望出现的局面。
喜欢的豆腐匠来了,就出去买豆腐。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我们现在拿钱买豆腐这样的事情,最初都是拿黄豆换大豆腐、换干豆腐,换句话说就叫做以物易物,那么这个是不是一种倒退呢?倒退谈不上,彼此方便是真的:你拿钱买豆腐,豆腐匠再拿钱买黄豆,多了两个流程,拿黄豆换豆腐,这两个流程就省了。
也不仅仅是这样的,比如我们稍稍回忆一下,也许还能够有一些印象的就是,在二战后,苏联那个时候搞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阵营里面的国家之间也会实行物资调配制度,我们举一个例子:莫斯科需要乌克兰的舰船了,可以调配使用,而乌克兰需要莫斯科的服装了,也可以进行调配,我们仅仅是举例子的说法,用来说明那时候的一种分配方式,不一定完全恰当,或者说可能就不恰当也是有的。
以物易物也罢,拿钱买也罢,一定存在一个等价关系,如果这个等价关系不能够建立起来,以物易物或者拿钱买就谈不上了。
那么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就是,拿多少黄豆换一斤大豆腐或者干豆腐呢?这个等价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比如说有一个时期,一斤黄豆可以换七两大豆腐或者六两干豆腐,我们仅仅是举例子,实际上这个数据可能有一些出入;那就是你拿盆舀一些黄豆出去,给豆腐匠,豆腐匠拿盘秤称一下是多少,比如你舀了一斤二两黄豆,豆腐匠称完了把黄豆倒进他的黄豆袋子里面,把这个斤数乘以一个系数,比如o。7,也就是一斤黄豆换他七两豆腐,这时候,一斤兑换七两,二两兑换一两四,一共兑换八两四,给你八两半吧;于是豆腐匠给你称了八两半豆腐,交易就完成了。注意我们说的是多少黄豆兑换一斤干豆腐,那大豆腐呢?一斤大豆腐兑换多少黄豆呢?宝宝们(2o22年)说了,你傻呀,前面不是说了一个等价关系了吗,你照搬就行了,这个也拿出来说!
还真的得拿出来说,原因就是最初的时候,小村是没有拿秤称量大豆腐的事情的,那时候大豆腐是论块买卖或者兑换的,这个是在这里需要说清楚的,所以那时候小村人们说:三姑娘,去你隔壁王叔家,换几块大豆腐回来,而不是说换二斤大豆腐回来这样的话。
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一些想法,也可能有另外的一些实际情况,可能你舀出来的黄豆籽粒不饱满或者里面含有杂质,比如豆叶子、末子什么的,或者是一些小土块,豆腐匠可能就会打一些折扣,比如说,你这豆子太埋汰了,太瘪了,给六两吧,你也觉得是那个理儿,就说六两就六两吧,成交了。
宝宝们(2o22年)说了,为什么不能是一斤黄豆给一斤豆腐呢?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呢?看小说,630book。cc